最新章节

书友吧

第1章 1.1 各有各难

徐家两老的田园诗意生活,因为儿媳妇吕沁怀上二胎打断了。

吕沁是徐冬大学的学妹,地地道道的四川辣妹子,是个争强好胜、心直口快却内心柔软的人。

徐冬毕业于国内顶级学府,在他还是大学学生的时候,很不幸地沦为了学霸堆里的学渣,他沉迷游戏,挂科太多,被学校劝退,差点就卷铺盖回家了。

一次校园联谊会上,徐冬认识了财务管理专业的吕沁,吕沁身材高挑,皮肤白净,一双丹凤眼儿尽显魅力。

大学之前没谈过恋爱的徐冬对吕沁颇为心动,大学之前,徐冬的全部心思都在学习上,念初中起,徐母为了不让他早恋,就一直跟他苦口婆心的念叨,儿啊!大学之前千万别谈恋爱哈,你要好好读书,等你考上大学,就可以随便谈了,等那时候,你妈欢迎你带女朋友回家,大学一毕业就结婚都不是事儿,你看,等你上了大学,那些好学校都替你筛选好了优秀的另一半了,多好啊,你都不用自己火眼精金的去挑,你只要选自己喜欢的就行。

为此,徐冬大学之前虽然得到了不少女生的青睐,但他都会躲得远远的,就是路上偶遇跟他打招呼的女生,都会远远的绕路走。

吕沁虽算不上是学霸,但在班里的成绩也能排在前面几位,她表示只要徐冬能将挂科全部补考通过,就答应做他女朋友,等他顺利拿到毕业证书,就带他领证,妥妥的女学霸。

天资本就聪颖的徐冬在吕沁的鼓励下,稍微下了点功夫就顺利拿到了毕业证,毕竟现在的大学基本上都是严进宽出,只要你不是实在太渣,基本都能毕业,因此大学一毕业,这两个看对眼的年轻人便领了结婚证。

有名校加持的徐冬并不愁找不到好工作,他很幸运的在离家很近到二线城市找到了一个专业对口的工作,工作的事情一敲定,他就趁着国庆假期,马不停蹄的去吕沁老家接她过来,跟吕沁父母作了类似会好好保护、照顾她一辈子之类的保证后,得到了吕沁父母的同意和祝福,徐冬之所以能顺利的拐带吕沁成功,一来是吕沁的校友,知根知底;二来是徐冬来自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三来是徐冬长相出众,看着稳重可靠。再加上前期吕沁在父母面前对徐冬的正面宣传,这都让徐冬娶亲这件事变得容易起来,他们在吕沁老家着急忙慌的办了两桌酒席,又住了几天,就回到了徐冬所在的城市。

吕沁离家背井来到人生地不熟的新环境,身边没有亲人、朋友。徐冬为了弥补吕沁的这份情感上的缺憾,处处迁就她,照顾她的心情,给她安全感。

吕沁想要满满的安全感,徐冬刚接吕沁过来那会,在这个二线城市里并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他跟大多数离家奋斗的大学生一样只能暂时租房子住,吕沁希望徐冬能快点赚到钱,在这个城市里拥有自己的一个家。可徐家的孩子个个求生欲望不强!基本上推两推走两步,最好是固步自封,所以徐氏的这种懒和与世无争的态度已经决定了他们的今后成就。

当美好的期待和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向往同现实遥遥无期的等待碰撞时就会心生怨念,这种怨念在心中久而久之便会导致小两口之间的争吵,好在这样的日子没有维持太久,吕沁怀孕催生了徐家两老想要为徐冬购买房子的打算。徐冬的第一套房最终以父母提供首付,她们自己供房贷的方式得以解决,因为着急入住,选的是精装修的二手房,房子不大,也就八九十平方,三室一厅一卫,房龄二十年左右的市中心半老不新的房子。房产证在吕沁的一再坚持下也加上了名字。现在的她已经很满足了,心也安定了些许。

相较于徐冬的一帆风顺,吕沁的求职之路艰难了许多,她来到这个二线城市后,因为是外地人的缘故,找工作并没有那么的容易,哪怕是名校毕业,双学士傍身,也不能为她求得五星级大酒店财务部的工作。

她求职五星级酒店落选后转身去了客运总站,总算在那里求职成功,当了一名普通的会计。

在求职这件事上,除了各凭本事和机遇,50后的父母似乎帮不了子女太多的忙,大学生包分配的岁月已经过去几年了,公务员考试也才兴起十年不到。他们自己还沉浸在子女失去包分配这项福利的失落里,有时候甚至还会悲观的滋生出花费这么大心血培养的大学生都白培养的懊恼。

吕沁要强,性子烈,无论在什么事上都不会让步,两人经常也会发生口交,徐母最不愿看到小两口吵吵闹闹,自己捧在手心呵护长大的孩子窝窝囊囊,受气包似的,故而萌生出了眼不见为净的想法。

两老哪怕孩子们都大学毕业各自攒钱之后,也没有停下来的念头,就是六七十岁的年纪也依然在子女反对的情况下风风火火的拿出几十万打标了一个二十几亩的鱼塘,在鱼塘边盖了一间小房子,在塘坝边的斜坡栽上了果树和蔬菜,在鱼塘里养了青蟹、蛏子、白虾等海鲜,说是主要为了能给徐家下一代提供安全、无污染的食物,顺便再赚点小钱,为徐家的后代子孙继续累积财富,但他们没想到自己的这个行为已经间接向街坊邻居暗示,儿子不好,女儿也不好,她们自己出息了,却扔下一对老父母,不管他们的死活,让他们的老父母自力更生,凄苦的度过晚年生活。

徐家老大徐雯39岁,家里有个10岁的女儿昕昕,有份收入还不错的工作,但经常要出差,还要应酬喝酒,大女婿陈毓为人小气,疑心重,又加上陈家两个儿子,陈毓是老大,弟弟陈敏收入窘蹙,第一胎又是个儿子,陈母就更加向着小儿子一家。

陈毓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非常想要个儿子,曾多次敦促徐雯辞了工作在家专心备孕。

徐家两老也觉得女儿不生出个儿子来,在婆家没地位,只要徐雯回来看望他们就会提生二孩这个事情,就好像这二胎肯定就是个儿子一样,但是大女儿徐雯坚决表示不会再要孩子,说婆婆身体不好,骨头脆,医生说哪天倒下就起不来了,更别说帮忙带孩子,自己又要工作,这孩子生下来也没人帮忙带。

当时徐母征询似的对徐父说道:“世昌,这请保姆的钱,我们可以给些支助的吧?”

那时候的徐家两老自己还在赚钱,有些积蓄,不用伸手向子女要钱,活得还算滋润,体力上辛苦些,但精神上还是富足和自信的。

徐世昌爽快答应道:“请个保姆也就四五千块钱,支助是没什么,但是不能让四川囡知道。”

徐雯急道:“不是钱的问题,我岁数这么大了,要个孩子,一来风险大,二来没精力。”

倪英华又道:“以前那是没办法,现在有机会就赶紧再要一个。”

徐世昌一向声音大,但事事还是老婆说了算,就高声附和道:“多个孩子多个伴,以后兄弟姐妹还能有商有量,不然孤苦伶仃的,连个说贴心话的人都没有,万一你们俩生个病什么的,难道让她辞了工作每天来照顾你们?”

徐雯没赞同也没反对,默不作声,她厌倦了自己丧偶式的带娃经历,昕昕出生后,陈毓连抱都没抱过孩子,这一把屎一把尿的,全部都是她的事,她既要工作又要带娃,还要准备一家子的饭菜,累,这些年,她活的太累了,这种累并无人理解和体谅。

“抓紧,得抓紧了,你妈我41岁就没月经了,你这体质,说不定也就这个年纪了。”徐母最后补刀。

徐家老二徐冬有个8岁的儿子旻旻,他三十岁不到就被提拔为药业公司的部门经理,可谓是年少有为,可是他的风光日子在35岁那年被打破了,当初提拔他的那个老总退休了,新上位的公司领导与他不合,处处为难,在徐冬与同事表达了有辞职的念头后,他们就想尽办法逼着他离开了,粥少僧多,谁不想要个中层当当,哪怕没这个能力,位置先占上再说,占上了,能力即使不足,别人也会夸你有魄力,没干好,也只会说你经验尚且,多加磨砺就好,只要你跟对了人,哪怕你是烂泥,下面的人也会众星拱月的抬你上去,而现在,墙倒众人推,可以说想他走的人就等你徐冬犯点小差错,只要被抓住一丁点的由头就能让你没有翻身的机会,职场的残酷就是这么的简单粗暴。

至此,徐冬在公司的发展道路算是被堵死了。人到中年,要么抑郁的在夹缝里过完自己的职业生涯,要么放弃奋斗了十几年的工作出来寻找机会。

想要出来寻找机会的想法首先就遭到了徐父徐母的极力反对,在他们的印象里,自己的儿子虽然聪明,但社交能力有限,说话结巴不说,很多时候连话都说不明白,出来后,无论是重新再找工作还是自己创业都看不到前途,他们担心儿子这边工作一丢,那边工作又找不到,青黄不接,闲在家里啃老,到时候四川囡还不得跟他离婚。

两老口中的四川囡就是徐冬的老婆吕沁,在市里的客运总站当财务主任,她的每一步都是靠自己的奋斗得来的,十几年换来一个部门主任,这已经是比较幸运的了,像她公司的大部分人十年如一日,干来干去,也就混个普通职工,吕沁职务虽不小,但一年的收入也就七万左右,加上徐冬的收入,缴了房贷以及孩子上学的赞助费,结余不多,要是徐冬没了现在的这份工作,徐家两老估摸着他们的这点结余撑不过半年,因此哪怕徐冬费尽唇舌的说自己跟以前已经不一样了,现在的他能说会道,在公司也是管理几十人的中层领导,凭他的能力和专业的知识储备根本就不愁找不到工作,再说已经有好几家公司已经抛来了橄榄枝。这会的徐冬就差给自己脸上贴金了,但两老的认知依然停留在儿子上学时期,他们的铁饭碗思想依然存在,在他们的观念里只有抱着铁饭碗才能一辈子安稳度日,可现在的这个时代已经变了,二十年前那个“铁饭碗”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根本就不存在永远稳定的工作。不图思变的最后结果就是一辈子稳定的穷着。为了强行压制徐冬的念头,徐世昌甚至说出“你要辞职这是打算逼死我和你妈”的话。

版权:云起书院

QQ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