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章节
书友吧第1章 清安寺
万历四十三年,正月廿六,晌午,在笔直宽大的官道上,一辆灰蓬双辕的马车正在缓缓前行。赶车的是一个胡须花白的老者,虽说上了年纪,却并不老迈,只见他上身挺拔,双眼有神,一双大手紧握缰绳,力道十足。
“秦伯,到哪里了?离顺天府还有多远?”马车里传出一青年声音。
老人“吁”的一声,停下了马车,回答道,“公子,大概还有七八十里路吧,若是快一些,日落之前便可赶到京城。”
“不急,附近先找个落脚点,明天再进城也不迟。”
老人跳下车,在四周查看了一番,对着车里的青年无奈说道:“公子,这附近并无人烟,要落脚留宿恐怕很难。要不还是继续赶路,公子你坐稳了,老朽加把劲,日落之前必定可以赶到京城。”
车帘掀起,一个穿着青灰色衣衫,容颜清朗的年轻人探出头来,对着车边的老者说:“秦伯,再往前走一里路,然后有一岔路口,我们走小路,走到底有一座寺庙。十年前,我与家父经商至此,曾在那小庙落脚。”
老人不再多言,只管按吩咐赶车。走了不到半里路,忽然马车后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紧接着是一队身穿紫色飞鱼服大约十三四人从马车旁飞驰而过,往京城方向赶去。
“是锦衣卫,公子,只是这般匆匆而行,不知道朝廷又发生啥大事了?”老人转过头,对着车里的青年说道。
青年没有说话,马车又缓缓前行,大约半个时辰后,一坐规模不大的寺庙出现在眼前。这寺庙虽然没有藏于深山,却因周围人烟稀少,倒也清静。只是建成已久,有些破败,两扇大门的红漆已经脱落许多,倒是门上的匾额像是刚置换的,“清安寺”三字清晰可见,落款居然是弘治、正德两朝的大学生李东阳。这么一座不起眼的荒郊小庙,居然有前朝首辅大人的题字,想必也不简单。
青年下了车,吩咐老者去安顿车马,准备草料,自己则径直往寺里走。过了大雄宝殿,一个尚未受戒的小沙弥跑来,双手合十向青年行佛礼,然后低声说道:“施主,请随我这边来,方丈已经等候多时了。”
走到寺庙后院,有一排不起眼的厢房,其中一间,门口挂着“闲人止步”的牌子,就是小沙弥口中的方丈室。推开门后,里面却只有一个睡炕、一张简单的书桌和两把坐椅,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装饰之物。
突然从墙角里走出一个人,此人头戴平定四方巾,身穿一件灰色长袍,长须飘飘,慈眉善目,手里握着一卷书,向青年走来。难道这就是清安寺的方丈?可看着分明是一个老儒生,并非和尚模样。
“文言,老夫在此等候多时,别来无恙啊。”老人哈哈大笑,颇为得意。
“你是?”青年紧张地盯着老人的脸,仿佛很熟悉,却又想不起来,“年前于大人来信,让我来此相会恐怕也是老先生授意的吧?敢问老先生尊姓大名?”
“老夫姓顾名宪成,江苏无锡人士。”
青年目瞪口呆,顿时汗如雨下,“世伯,你····你不是三年前已经····已经去世了吗?”
“哈哈,那是老夫使的一个障眼法,棺材里埋着的只是老夫的几本破书和一些旧衣服罢了。”老人伸出手,拍了拍青年的肩,继续说道,“文言啊,若不是朝中局势紧张,我不会把你招到此处相见,也不会安排你进京。”
两人在屋内面对面坐下,老人继续说道:“人人都说是我顾宪成挑起了党争,都说是老夫创建了东林党,可正本溯源,整肃朝纲,清除奸佞,捍卫国本,本就是臣道职守?老夫原本也只是朝中一微末小官,罢官之后也不过当一小小教书匠,有何能耐去挑起党争?所谓东林党之说,不过是奸佞小人的污蔑之词罢了。”
青年点点头,老者继续说道,“树大招风啊,朝中有多少人,恨不得食老夫的肉,寝老夫的皮。因此,老夫只能装死,用这一障眼法,躲开那无数双盯着的眼睛,跑到这清安寺隐姓埋名。文言,我现在不便露面,只能求你来帮我了。”
一个“求”字,让青年受宠若惊,马上起身向老者恭恭敬敬作揖行礼,“世伯哪里话,文言一定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