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节

书友吧

第1章 小镇有捕头

大夏六年春,桓州洪都府。

炙热的火光冲天,诺大的“博古大观园”人声嘈杂,混乱不堪,绝望的叫喊,痛苦的悲鸣。有身宽体胖的贵妇人来不及穿鞋,抛下了一切贵族应该具备的沉稳与高贵,拉着满脸熏黑,鼻涕眼泪直流的小少爷,玩命似的向外跑,在这种大火下,保命是第一位的,其他的想都不会想。

府里的大老爷大声呵斥,疯狂的在咒骂下人:“还不快去救火?”在这喧嚣的情景下,只听得救火的在大喊,火里的在求救,出来的人满脸惊恐,连连咳嗽,脸上布满担心,以及掩饰不住的后怕。

外面一直都在大喊:走水了!走水了!

横梁经不住大火的焚烧,瓦片一堆堆散落而下,来不及跑出去的仆从丫鬟眼前一黑,就此葬身火海,尽管禁卫军来的及时,扑灭这场大火却也用了两个多小时。

这一场火灾已经留下了大量的生命。

博,指的是博大,古,表示是前古,博古大观园几乎包含了当今天下一等的文艺珍宝,人族四方的特色建筑汇聚一堂,坐落于鼎州,毗邻四九城,人皇治下第一花园,贵族们的天堂,鼎州标志型的建筑。

今朝——焚毁了!

没有人知道这场大火来自何方,是何人所放,到底是有预谋的报复,还是不经意的失火,洪都府府主焦头烂额,他感觉,自己头上这顶帽子保不住了,甚至脖子上这颗脑袋都有搬家的风险。

……

远在鼎州的四九城中,一封密信越过了重重关卡,不经三司,不入六部,就此秘密的送入了深宫,甚至就连守卫四九城的黑林铁军都无人知道。

深宫中央,中年人颤抖的打开信封,眼眸不见往日的威严,铁齿紧咬,看到信封上的字,高大雄浑的身体险些软倒。

一道黑色的身影悄悄浮现,刚好扶住这高大的君王,没有一丝声响,也看不见这人的面貌,只觉得他就像是黑夜的影子,从来不见光。

高大的君王却没有半分吃惊,只是充满希望的问道:“真的不见尸首?”这一刻的他不再有君临天下的气魄,只有一位慈父对儿子应有的担忧,以及无限的期盼。

“禁卫军盘查了所有人口,死者无一人符合少主的身形”影子的声音响起,轻轻的,像是黑夜的叹息,从四方传来,不像是嘴中说出。

君王微微抬头,眼中的寒芒似是能冰冻前方的大地,将信封一把抓住,空气似乎稍稍一震,纸质的信封便全部化作了飞烟。

“从现在开始,你有两个任务,一,找到他,安全的带回来;二,查清楚,是谁敢如此胆大妄为?哼!这些阴沟里的老鼠,真当我六年仁政,不会杀人了吗?”说道后面,凛冽的杀气冲天而起,帝都上空的乌云似乎都禁不住这般冲击,使得暗中的各方势力心中一凛,再不敢有所异动。

“是……”

影子悄然散去,一个“是”字缓缓消散,只余这一个高大的身影伫立在宽大的宫殿中间,徒显孤寂,伤心,落寞……

……

……

大夏二十三年,南荒闯洲,北景城治下,一个平凡和平的小镇,昌平。

昌平小镇坐落于一个小山包上,从北至南一条街,入镇要上坡,出镇要下坡,街道还算宽敞,马车并行能容三辆,商户倚街而建。

木匠铺,干果铺,大夫医馆,陶瓷瓦罐,粮油食铺,小吃馄饨……小镇虽小,五脏俱全。

旁边就是横河支流——渭河,小镇倚河而建,往来商户不少,多是些小家流动的商贩,卖些时鲜的蔬菜水果,或是磨刀磨锯,补锅打铁的匠人,每三日一小集,流动的商贩往来各个乡镇村庄,一三五来这个镇,二四六去那个镇。

这都成了约定俗成的规矩,也能满足乡镇人民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带动了乡镇经济的发展。

昌平小镇名义上的镇长不管事,也就每三个月述职的时候前往北景城惯例的通报一下。

主要负责小镇治安的是捕快队,说是队伍,其实就四个人,小镇居民多不过一万三,四个带刀捕快在这种和平的乡下小镇,已经算是不少了。

十七年前,捕快队的庞老头捡到了一个孤儿,粉雕玉砌,煞是可爱,不过五六岁,流落街头。

庞老头庸碌一生,没有娶妻,六十多的人了,膝下无子,怪凄凉的慌,听镇上人的建议,就收了这个流浪的娃娃,权当儿子养,将来就有了个养老送终的人。

小家伙不记得自己是哪里的人,也不记得自己叫什么,庞老头就跟着自己的姓,找镇上刚来不满三个月的神棍——老瘪三取了个名儿。

老瘪三掐指一算,神神叨叨的说是什么身世扑朔迷离,高低起伏如沧浪,碧海青天终染血,这孩子今后的一生估计波澜起伏。

最好是避开这些打打杀杀,勾心斗角的破烂事。庞老头信了,于是老瘪三给取了个字,叫“观”,连表字也一并取了。

姓庞,名观,字任之。谐意大事在前,我自旁观,风刀雨血天下事,我却坐山自任之。

庞观从小混迹捕快队,跟着长辈巡逻,管理治安,走街串巷,庞老头也就把他当捕快养,镇长有时候去北景城述职,也带着小家伙。

去城里混个脸熟,与城主家的小少爷偷偷逛青楼,跟着商会少主人去船坊喝花酒,这些小少爷家大业大,身上银钱不少。

庞观一小地方的捕快儿子,因为性格大大咧咧,而又精灵机巧,玲珑剔透,当个小跟班,赌钱时为他们吆喝,喝酒时帮忙添酒,这些小少爷要办什么事了,叫上庞观,小庞观幺五幺六的就给他们办好了,于此也算是有了人脉,靠山。

庞观十九岁时,庞老头寿终正寝,离开了人世,享年七十六岁,子承父业,再加上北景城里小少爷们的支持,就做了这个昌平小镇的捕头。

今天镇上来了个戏班子,听说是其他城来的,要去北景城段老爷府上表演,路过昌平小镇,应镇长邀请,简单表演些戏曲,画本。

这是喜闻乐见的好事,小镇就是一平凡的小镇,娱乐活动不多,别说赌场青楼,就是说书的都没有,平常最高兴的就是镇上来戏班子了。

“哎,崔老板,晚上有戏班子,你怎么还不去占位子?”庞观穿着标准的捕快制服,通体绿色,上身短打,下身分褂,头上圆头帽,腰间三指宽的绑带,手拿横刀,左胸前一个捕快的“捕”字。

庞观比一般的捕快多了一块牌子,牌子上也有一个捕字,挂在腰上,这代表他是捕头,也叫班头,一般来说,一个捕头手下要有十来个人,但庞观和北景城城主少爷关系不错,这才有了个捕头的职位。

“哦,小庞啊,我还不急,要去也得先把黄豆磨了再去”崔老板回答,他是镇上唯一一个卖豆腐的人,但却是副业,他主业是个泥水匠。

“那你快点啊,我看等会儿就没位置了”庞观负责小镇治安,这唱戏他当然要到场。

“晓得,晓得,你先去,你先去”崔老板一边磨黄豆,一边摆手。

庞观在小镇威望还是不错的,从小镇长大,知根知底,这几年当了捕头,小镇也一直安安稳稳。

“叮~叮当~”

一小角银子丢进了乞丐的破碗,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听到声响,乞丐睁开了老眼昏花的眼睛。

这是菜市口的一个转角,这个老乞丐来昌平小镇三年了,整个小镇就这一个乞丐,他年纪很大,满头白发,随意披散,身上脏兮兮的破棉布,上面有些口子,露出泛黄的棉花,棉布下就一件单衣,现今春天的温度适宜,倒也过得去。

乞丐瘸了一条腿,时刻将拐杖拿在手上,拐杖头间的弯角处,系着一个黑皮葫芦,也是脏兮兮的,也不知道拿这个喝酒会不会拉肚子。

庞观因为从小被庞老头收养,对这些流浪的人都抱有一份善意,每次发俸禄,他都会给这个老乞丐一角银子。反正他与城里少爷们关系不错,有时候还能有些奖赏。

“哎,庞捕头,等会儿戏班子唱完了,那剩下的零嘴儿你能给我带些不?”苍老的声音从后面传来,那是老乞丐的乞求。

庞观脚步一顿,回头一笑,露出璀璨的白牙:“行!搞不好还有烧鸡呢,等会儿我给你留个鸡屁股”老乞丐喜欢鸡屁股,这他是知道的。

“唉~那就美了~”老乞丐砸吧砸吧嘴,看着庞观的背影,脸上的皱纹像是在咪咪的笑。

戏班子就在广场,还不是专门的广场,只是平时集市空出来的一片地方,庞观进来时台子已经搭好了。

台下都是镇上的居民,旁边小吃馄饨,油饼,辣土豆,这可是做生意的好时候,茶馆的推着小车过来卖茶,烧鸡铺的老板推着烧鸡过来,用黄油纸包着。

来的早的都占了坐,镇长更是抢了个最前的位置。

这时天渐渐黑了,四周燃起了折灯,这折灯可是个好发明,听说是四九城推广出来的,将火光用琉璃板折射,汇聚光线,达到照明的目的。

但琉璃制作不是太容易,这两盏折灯还都是镇长的。

本来这戏班子只是路过,是镇长好说歹说,给了些银钱,这才让戏班的班头答应出演,但只能是晚上,因为明天下午他们就要赶去北景城,于是镇长就拿出了他珍贵的折灯。

但见两个手拿戏枪的花面人,踩着后台的鼓点,铛铛铛~

一步一个鼓点,急促的快走上台,后台声乐配合,但见激烈。

台上的两个戏子花枪相交,上一翻,下一转,互相用劲抵住,铛~

就像是战场上两员大将兵器相交,两人再猛一摆头,凌厉的眼神冲对方而去,各自摆了个英武的姿势,犹如猛将敌视。

哗哗哗~

下面的人看的开场兴起,掌声不断。

不愧是大戏班子,这水平,就是高!

演完这场,后台班主施施然走上台来,拱手一礼,笑容满面:“各位昌平镇的父老乡亲,兄弟朋友们,大家好,我们祁月西苑戏舞团这次前来北景城,本来是应段天罗段老爷的邀请,贺其八十大寿,为段老爷的高寿添上一份喜头,然,途径昌平,镇长李老爷子极力相邀,恭请盛意,不敢或缺,又资银百两,告以薪资,更加盛情,戏团今备戏两场,一琼州赛技,一秦广君出塞,望诸位尽兴!”

说完,班主再次拱手恭礼,这便退场,台下自然是鼓掌欢迎。

庞观带着手下三个捕快,分站四角,注意周围,也不是怕出什么事,只是维持一下秩序,省得有些小孩子到处乱跑,也防止一些偷鸡摸狗的腌臜事。

版权:起点中文网

QQ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