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节

书友吧 3评论

第1章 摄政王

二月初六,天元国第七代君王,元明帝殡天,在位十六年。二十岁登基为帝,三十六岁病逝。

留下遗诏,太子元思即位,其弟瑾王辅政,为摄政王,皇后谢氏为太后听政。但是,天元国有点乱套了,这是为何?

因为摄政王……他不过才十七岁,便以总揽朝纲,有些朝臣担心将来他会谋朝篡位。不过他们都只是在杞人忧天。

若摄政王真想得到帝位,早已排除异己,怎会扶持太子?这些老木头……!

朝堂上,年仅十岁的小皇帝元思,正端坐着那象征至高无上权力的龙椅上,有些宽大的明黄色龙袍套在他还没长成的身上。

小皇帝的小脸虽是稚气未脱,却有帝王自带的威严。

一旁,被珠帘挡着的,便是年纪轻轻的太后,谢氏,刚好二十有八。

“启奏太后,户部侍郎昨日被摄政王派人给抄了家……”三朝元老,林少傅满脸的褶子,头发花白。

此时一双已经有些陷下去的眼睛,正目光炯炯的盯着上方,太后的眸子只是轻轻地瞄了一眼下方的人。

他一身深色广袖朝服,上面绣着精致的流云花纹,连靴子的面料以及花纹也都是精致至极。腰间佩着上成的血玉羊脂。

墨色长发被金冠一丝不苟地高高束起。他闻言,轻轻地转过身,朝臣吸了一口气。他们并非第一次见过他的容颜。

可每次见到,总会忍不住感叹。为何呢?

他的容颜可用惊为天人来形容,也许女子都不如他长得好看,特别是他拥有一双勾人的瑞凤眼。

而这个容貌好看至极的人,就是十七岁的摄政王。

先帝的胞弟,当今皇帝的亲叔叔,朝臣不甚满意的摄政王,元则念。

然而他只是淡淡地看了一眼众人,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可就算是这样,他还是好看到不行。朝臣以为他会说什么。

等来的却是丞相的声音“户部侍郎贪污民脂民膏,难道不应该抄家?”众人大惊,赶紧跪下。

“微臣并没有这个意思……”上了年纪的林太傅鞠着身,他偷偷看了一眼。映入眼帘的人清秀如画。

一身朱红官服,倒是让他更加肃穆了不少。他的嘴角总是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然而这个清秀如画的少年。

就是天元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丞相,今年仅仅十八岁,名为,安定。

“噢?那林太傅的意思是摄政王有谋反之心?”有些清冷的声音飘荡在朝堂之上。众人一惊,头更低了。

巴不得把头低到底下去。因林太傅年老,身体不便,又是三朝元老,先帝特准他不用行跪拜之礼。

可此时,安定的话一出,吓得他立马跪下去“微臣不敢!”

安定冷笑一声,站到朝堂中央,环视一圈“本相看你敢得很,还有你们这些,近些年来,灾祸不断民不聊生,你们都做了些什么?”

听着这些,他们冷不丁的抖着身体,他们都非常清楚,安定年纪轻轻的就能当上丞相,靠得全是实力。

虽然他本是安国候的儿子,又是世子。但他却是靠着自己当上了丞相,着实让人心悦诚服。他也从来不帮衬任何人。

如今他却开口,还是为了摄政王。看来,安丞相是真的服了摄政王。

元则念从始至终都只是站在一旁,不曾言语。此时他正闭着眼,他虽只有十七岁,身体却也长成。

身材修长,比例极好。安定见他这模样,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嘴角上扬。正当百官快要奔溃之时。

他慢慢睁眼,淡漠的嗓音响起,又掺夹着戏谑和威胁。

“近日本王要亲自彻查贪污案,众卿家!噢!对了,近日边关的战情不甚好,本王要你们三日想个办法出来,不然你们就通通告老还乡吧!”

说完,众人似被雷劈了一般,直到退朝的声音响起,他们才回神。元则念经过林太傅身边时,微微低头。

用只有他们两个听到的声音对他道“太傅,望您老保重身体!不然您刚刚出生的曾孙不知还能不能叫您一声爷爷呢?”

林太傅当场被刺激得差点晕了,安定见状,轻笑一声。拍拍林太傅的肩膀“太傅,保重身体啊!”

然后三朝元老林太傅就这样在朝堂之上晕了,被人抬回了林府。

出了朝堂,到了大门,安定追上元则念“王爷请留步!”闻言,他停下脚步。

“走吧!”安定无奈摇头,跟上他的脚步,他们并不像其他人一般出宫去。而是朝太后的寝殿走去。

两个年纪相当的少年走在一起,仿佛一幅画,一个淡漠,一个阳光。许多年后,他们依旧如此,默契十足。

慈云宫中,太后与小皇帝元思早已等着。

“娘娘,陛下,摄政王与安丞相已到!”太后的贴身宫女上前来报。果然,没一会,两人的身影已出现在他们眼前。

“微臣参见太后,陛下!”两人齐齐行礼,屋内的人早已退下,只有他们四人。

太后让他们免了这些虚礼,为他们赐坐,元思见了自己的叔叔,立马卸下伪装。冲过去,一把抱住摄政王的脖子。

“叔叔!”见此情景,太后也不免伤心,安定微微叹气。

“哀家多谢安丞相!”安定立马起身“太后不必这样,这是微臣该做的!先帝临走时便嘱咐微臣,让微臣扶持陛下,帮着摄政王。”

太后不再说话,因为他们都心知肚明。

他们也不多留,元则念嘱咐元思要听太后的话,听太傅的话,好好学习治国之道。元思一一应下。

太后见着他们的身影越来越远,她恍惚间看见了先帝的影子,但这在一瞬。

元思最是听元则念的话,从他懂事起,他的叔叔便陪着他,不管是他父皇殡天还是扶持他永远站在他的身后。

连名字都是他叔叔起的,他父皇还在时,便告诉他,他名字的意思是,希望他思百姓,思国家。

太后见他这么用功,心里很是欣慰。她曾听先帝说过,原本先帝是想把摄政王立为储君,却被摄政王给阻止了。

就连这个摄政王,都是先帝求他应下的。如果没有摄政王与安定,她一个妇道人家该怎么办。

现在,她这个儿子是越来越像他叔叔了,不再爱笑,整日学习。她这个娘亲都很是无奈。

而元则念和安定出了宫,两人并没有回府,而是去了城墙。安定见都城的百姓生活这么安宁

版权:小说阅读网

QQ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