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节
书友吧第1章 初入乡镇识“莽撞”
对于85后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去北上广大城市打拼出一番天地,抑或留在老家陪父母一起生活,这是大部分毕业生的热门选择,但对于卿之华来说,这不是她的选项。
从小就品学兼优的她并不天资聪颖,但由于勤奋努力,她在大一就成为了学生会骨干,并成为了班上第一名共产党员,在大三那年就立志考选调生,而笔试面试一路过关斩将,终于让她如愿以偿。
她本可以选择考老家的选调生,但至于为什么最后要选离家这么远的地方,旁人是看不懂的,只有她自己清楚,那就是有点倔强的她想更加独立自主,不想永远在父母的“呵护”下生活。而今天,对于她来说,是很重要的日子,她将要迈出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到乡镇报到。
在南兴县委组织部开完简短的报到会之后,卿之华在县城汽车站坐上了去南华镇的班车。本来镇里的组织干事陈智仁要来接她的,因镇里临时开大会所以只能由她一人前去,他告诉卿之华到镇上之后再跟他联系。
此时,正是晚稻成熟的季节,在去往南华的路上,公路两边的稻田一望无际,金灿灿的,一株株稻苗迎着秋风摆动着身躯,仿佛在齐声欢迎卿之华的到来。
正如县委组织部开会的领导所说,南兴县是有名的农业县,盛产稻谷远近闻名,但其他产业不发达,又受制于地理交通不便捷,南兴县现在还是省级贫困县,这从卿之华乘坐的班车可以窥见一二。
班车上乘坐的大都是在县城办完事准备回家的老百姓,一路上车上的男男男女女都在用当地方言闲聊着,卿之华试图想听清楚他们的谈话内容,但最后放弃了这一念头。这边的方言不光声调跟她老家那边完全不一样,音调有点往下走,而且发音有点偏古音。
卿之华索性将视线移向了窗外,她既紧张又激动,她想象着南华的样子,畅想着以后在那里的工作生活,她也在为自己鼓劲,要相信自己的适应能力。在刚刚县委组织部召开的短会上,她认真记下了领导对南兴县和南华镇的简单介绍。南华镇距离县城大概40分钟车程,是南兴县最大的乡镇,也是南兴县的交通枢纽。这么看来,以后在镇政府的工作应该是充实而忙碌的吧。
车上,人们陆陆续续在沿途的村庄下车了,卿之华估摸着应该离南华越来越近了。果不其然,在经过一个丁字路口右转后,一片热闹的景象浮现在眼前。
这就是传说中的赶集吗?班车右转后,路面已然变窄,因为道路两旁已被占据。农民们挑着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农副产品、药材、日常小生活用品等,用竹筐放着摆在路边,吆喝声、讨价还价声、车流鸣笛声混杂在一起,好不热闹。从小生活在城市里,卿之华只从书本上得知过“赶集”二字。
她立即往司机师傅前面挪了几步,问道:“师傅,这是南华镇吗?这是赶集吗?”
司机师傅朝她看了一眼,看她说着普通话,便笑着抄着一口南兴口音的普通话说道:“妹子,你是外地人吧,这就是南华了,今天正好遇到我们这赶圩了,我们这每月三、六、九都赶圩了。”
“师傅,我想去镇政府,应该在哪下车好呢?”卿之华继续问道。
“再过100米,你就在路边下车吧,我要左转去加油了。你再往前面走500多米,有一个十字路口,再左转就可以看到镇政府大门了。”这位司机很耐心地告诉卿之华。
卿之华连声谢谢师傅后便在路边下车了,而此时与她下车的还有一个40多岁、身材微胖、穿着红色衣服的孕妇,卿之华看她应该怀孕有6个月左右了,便顺势搀扶了她下车。而就在她下车那一刻,突然有两位穿着白色衬衣的女士挡住了孕妇的去路。
“这位女同志,麻烦您跟我们走一趟,配合一下我们的检查。”其中一位个子很高、戴着方框眼镜的女士朝孕妇说道。
“我为什么要跟你们去,我不去!”孕妇想从人群中挣脱出去但不得,唯有紧拽着卿之华的双手,用求助的眼神泪汪汪地看着她。
“你们干什么!她不愿意去,你们怎么能强求呢!”卿之华的正义感猛然往上窜,她心中要帮助孕妇的声音越来越大。
“小妹子,这跟你没有关系,我们是按照规定行事。”另一位矮个子女士不紧不慢地说道,“我们只是带她去镇里的卫生服务站进行检查。”
“光天化日之下,就这样强行带走一个孕妇吗?你们有工作证吗?”卿之华义正言辞地质问着这两个白衬衫女人。
卿之华的理直气壮迅速引来了围观的群众。两个白衬衫女人貌似真的没有带工作证在身上。
“没带工作证是不能随便带人走的!”卿之华安慰那位孕妇道,“大姐,别怕,我们这么多人在跟你撑腰,你带不走!”围观的群众也在旁边随声应和,孕妇感激地紧紧握住卿之华的双手。
突然,卿之华的包里传来了手机铃声,她马上惊呼,从包中掏出手机,想起自己一路上还没有跟镇里的陈智仁联系,她接通后听到对方说道“之华,你到了吗?我已到镇上赶圩的路边来接你了。”
“陈主任,我刚下车,不过现在有点事,有两个女的要将一个孕妇强行带走去检查,您能快点来吗?”卿之华像遇到了救星一样。但接下来的一幕却是她始料未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