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阅读小说网
首页
分类
排行榜
书架
作家专区
手机版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学
>
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第二版)
举报
会员
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第二版)
刘少杰 著
更新时间:2019-12-06 19:12:16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最新章节:
【正版无广】再版后记
社会科学
社会学
本书论述了后现代西方社会学在知识基础、话语方式、概念构架、展开形式、理论视野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一系列重大变化,认为这些变化突破了现代西方社会学的传统界限,使社会学在新的历史形势下进入了一种崭新的发展境界。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手机扫码读本书
书籍信息
目录(84章)
最新章节
【正版无广】再版后记
初版后记
七、权力重构与新世界的曙光
六、席卷全球的社会运动
五、信息时代的文化共同体
四、网络社会的时间变化
书友吧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9-12-06 16:21:56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正版无广】再版后记
更新时间:2019-12-06 19:12:16
初版后记
七、权力重构与新世界的曙光
六、席卷全球的社会运动
五、信息时代的文化共同体
四、网络社会的时间变化
三、网络社会的流动空间
二、信息时代的经济网络化
一、信息主义的立场与追求
第十二章 卡斯特的网络社会学
六、拟像秩序与象征交换
五、生产之镜的理论批判
四、符号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三、消费社会的差异化逻辑
二、符号价值体系的彰显
一、符号与拟像的理论探索
第十一章 鲍德里亚的拟像秩序论
七、全球化、不确定性与寻求新秩序
六、高度现代性的社会与自我
五、社会结构转型的动力、形式与后果
四、结构二重性与制度多重性
三、行动、意识与能动性
二、结构化理论的方法原则
一、重建社会结构理论
第十章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
六、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争
五、交往行为与生活世界的合理化
四、言语行为的理性基础
三、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二、认识的批判与批判的解释学
一、社会理性的追求
第九章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五、自然革命与文化革命
四、单向度的社会
三、文明辩证法和爱欲解放
二、辩证理性与历史辩证法
一、从理性批判到社会批判
第八章 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
六、语言、权力与反思社会学
五、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
四、实践的逻辑
三、场域的结构
二、关系主义方法论
一、社会学的新境界
第七章 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
六、重写现代性
五、后现代知识分子
四、宏大叙事的非法化
三、知识的立法原则
二、叙事知识的意义
一、从否定现存到批判传统
第六章 利奥塔的知识社会学
五、权力征服身体与控制社会
四、话语的深层结构
三、理性的疯狂
二、知识考古方法论
一、恐惧与扭曲中的超越
第五章 福柯的“知识考古”社会学
五、后工业社会文化矛盾
四、后工业知识社会学
三、后工业社会的变革
二、“中轴原理”方法论
一、展开社会学新视野
第四章 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
四、趋向新世纪的后现代社会学
三、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
二、社会学知识基础的转移
一、社会学现实基础的巨变
第三章 后现代社会学的理论革命
三、社会学思维方式的革命
二、社会学理论转向的先声
一、走向生活世界的哲学呼唤
第二章 后现代社会学的兴起
四、超越困境的可能性
三、现代社会学的困惑
二、解释社会学对实证社会学的批判
一、实证社会学对形而上学的超越
第一章 现代社会学的冲突与困境
三、信息社会作为新社会形态的意义
二、面对社会整体变迁的分析研究
一、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的现实基础
再版序言
版权信息
封面
封面
版权信息
再版序言
一、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的现实基础
二、面对社会整体变迁的分析研究
三、信息社会作为新社会形态的意义
第一章 现代社会学的冲突与困境
一、实证社会学对形而上学的超越
二、解释社会学对实证社会学的批判
三、现代社会学的困惑
四、超越困境的可能性
第二章 后现代社会学的兴起
一、走向生活世界的哲学呼唤
二、社会学理论转向的先声
三、社会学思维方式的革命
第三章 后现代社会学的理论革命
一、社会学现实基础的巨变
二、社会学知识基础的转移
三、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
四、趋向新世纪的后现代社会学
第四章 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
一、展开社会学新视野
二、“中轴原理”方法论
三、后工业社会的变革
四、后工业知识社会学
五、后工业社会文化矛盾
第五章 福柯的“知识考古”社会学
一、恐惧与扭曲中的超越
二、知识考古方法论
三、理性的疯狂
四、话语的深层结构
五、权力征服身体与控制社会
第六章 利奥塔的知识社会学
一、从否定现存到批判传统
二、叙事知识的意义
三、知识的立法原则
四、宏大叙事的非法化
五、后现代知识分子
六、重写现代性
第七章 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
一、社会学的新境界
二、关系主义方法论
三、场域的结构
四、实践的逻辑
五、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
六、语言、权力与反思社会学
第八章 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
一、从理性批判到社会批判
二、辩证理性与历史辩证法
三、文明辩证法和爱欲解放
四、单向度的社会
五、自然革命与文化革命
第九章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一、社会理性的追求
二、认识的批判与批判的解释学
三、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四、言语行为的理性基础
五、交往行为与生活世界的合理化
六、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争
第十章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
一、重建社会结构理论
二、结构化理论的方法原则
三、行动、意识与能动性
四、结构二重性与制度多重性
五、社会结构转型的动力、形式与后果
六、高度现代性的社会与自我
七、全球化、不确定性与寻求新秩序
第十一章 鲍德里亚的拟像秩序论
一、符号与拟像的理论探索
二、符号价值体系的彰显
三、消费社会的差异化逻辑
四、符号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五、生产之镜的理论批判
六、拟像秩序与象征交换
第十二章 卡斯特的网络社会学
一、信息主义的立场与追求
二、信息时代的经济网络化
三、网络社会的流动空间
四、网络社会的时间变化
五、信息时代的文化共同体
六、席卷全球的社会运动
七、权力重构与新世界的曙光
初版后记
【正版无广】再版后记
更新时间:2019-12-06 19:12:16
作者还写过
会员
网络社会的结构变迁与演化趋势
会员
中国网络社会研究报告2016(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
热门话题推荐
积分兑换
好书强推
随手写点东西
晒晒我的全职法师超绝壁纸
#QQ14周年活动纪念版来啦
#爱收集勋章的我
似锦电视剧VS原作
14周年庆
会员领取
会员免费领
QQ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