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世界游记
最新章节
书友吧第1章 小先生与老夫子
暮春三月,微雨蒙蒙,连绵青山绿意盎然,此时山间鸟雀轻啼,古村正升起袅袅炊烟,在傍晚微风吹拂下,细雨遛进了人间,却是人间好春色。
此刻的永清村显得格外清幽,而距离村子不远处的东佳山中,几座阁楼若隐若现,隐约传来幼童的读书声,伴随春风细雨,似远似近,听得身披蓑衣播种归来的农人,脸上都不觉浮现出笑容。
“铛,铛,铛”随着几声铜铃声响起,读书声也停了,随即便传来儿童的嬉笑声,原来是东佳书院散学了,农人纷纷加快了步伐,想尽快看到自己家的猴崽子们,问问今天学了什么,有没有调皮,是否听师长的话,想到这里,平时里许的山路此时显得格外崎岖漫长。
走到村中,此时儿童均已散学归家,正在眼巴巴看着灶中的饭菜,等着赶紧吃完和小伙伴一起玩耍,至于师长布置的作业,早已抛之脑后或者被馋虫吞进了肚子。
“碌碌碌”随着木轮碾压青石路的声音从拐角处传来,一个木轮椅正缓缓出现,轮椅上一个身着青衫的书生正侧身斜坐于上,一把正值撑开的青竹纸伞固定在轮椅上,为其遮住了风雨,极为稳妥。
整个轮椅无需旁人推动,立于前方有一圆轮,随手转动,很是轻巧,便能驱动轮椅前行后退,甚至在单手辅助下,转弯止步毫无压力,犹如常人一般无二。
哪怕再无知的人,粗略一看也知其构造绝对极为精巧。
书生年不过二十,一手轻摇圆盘驱动轮椅前行,一手撑着脑袋放在扶手上,似是头痛似是无聊,书生正值朝气蓬勃之际,此时却显得格外懒散随和。
“小先生,今天辛苦了”几位同归的农人看到,快走几步赶上前去,说道,而脸上并无异色出现,反而有几分感激敬重。
“应该的,应该的”,书生也懒得坐直身体,摆手说到“不过,陈叔,下次不要让你家小子给我拿什么蜂蜜了,都说过很多次了,你看看你家柱子,弄那点蜂蜜容易吗,动不动满头疙瘩一身包的。”
被点名的农人嘿嘿憨笑两下,随口说到“不碍事的,柱子他皮糙肉厚不怕叮,再说了蜂蜜大补,说不定对你的腿有用呢,咱们这边也就野蜂蜜多,不值钱”。
同行的其他农人听到这里,哈哈笑了起来,纷纷说到“是的是的,小先你生不用担心,小柱子随大柱子”“对对对,都是从小被野蜂叮惯了,皮糙肉厚。”
“小先生,我拿些山菇给你,刚采的,炖汤很下饭的”“我也今天刚打几只野兔,小先生你拿一只回去,正好配他的山菇”。
只见七八只手拿着东西,不停地往陈棋怀里放,怀里放不下,就往轮椅扶手上挂。
嘴里还嘟嘟囔囔的说到“小先生这轮椅啥都好,就是放不了多少东西,也不知道让木匠制一个车斗出来”,其他人听了还纷纷说是。
“行了行了,不要再塞了,我轮椅放不下了”陈棋身坐轮椅,被一群庄稼汉围在中间无法动弹,只能用手不断阻挡,最后还是被强行拿了半篓山菇,一只野兔、一只山鸡,几颗竹笋。
然后农人纷纷告别“那小先生,我们就不送你了,你自己回家慢着点”。
陈棋无奈的笑了笑,就知道会这样,同样的话不知劝了多少次,每次下学碰到,不论男女老少都要给自己送东西,生怕自己无法下地干活,没东西吃似的。
陈棋已经尽力去避开人群了,但家住村子西南方向山脚下,书院恰处村子东侧偏北一点,回家必然要从村子里面穿过。
每次下学他都是慢悠悠的收拾东西,关闭好门窗,然后才从书院出来,此时大多数人已经在家吃饭,可奈何轮椅碾压石板的声音却遮盖不住,这么多年下来,村民们听到声音都知道是小先生回来了。
虽然乡邻们也知道陈棋他不贪图这些东西,拿到学堂的蜂蜜野果山珍,最终绝大多数也都进入学生的肚子,但在农民朴素的认知中,辛苦传授自家孩子学问的老师,值得最好的对待。
更何况小先生他身为堂堂浔阳县令小公子,虽自幼残疾无法行走,但并未因此留在县城,反而不辞辛苦,六年前随老夫子来到永清村生活。
平日里帮助村里修建书舍,铺路搭桥,同老夫子一起为乡民求得良种,寻来墨家机关巧物,帮助乡邻耕种,更别提陈棋还是村中排解纠纷的一名好手。老夫子与小先生带领下,一村老少共同努力使得近几年来生活越来越好。
小先生如今年方十七,尚未及冠,在夫子去世后并未返回县城,而是继承老夫子遗愿,执教书院。
如此情况,周围乡民怎不感激敬重,跟何况大多数村民可以说是看着他长大的,怎不当做自家孩子,去怜惜呢。周围人也常叹息,这么好的孩子,却从出生便不知怎的身患恶疾,自幼无法行走,老天真是不长眼啊。
陈棋摆脱乡邻后,无可奈何的笑了笑,也不再纠结此事,便继续向前滑去,心想:暮春多雨,天气还有些凉意,山菇野兔正好拿来让拿来炖汤,驱驱寒也好。
听着细雨“唰唰”扑打着纸伞,耳边传来木轮碾压石板的清响,陈棋扯了扯嘴角叫了声“先生”,却再无人笑着回应了,是的啊!先生他几天前已经去世了。
陈棋感觉有些孤独,却是由于身畔少了一个人吧,一个相伴十年,往常一同归家的人。
此时一人走着,他此时方觉有些寒意,不禁抽手,裹了裹衣服,想起了自己幼时,想起了与先生相遇,想起了与先生到此处,然而最想的还是那个被人称作老夫子的先生。
陈棋自幼不幸瘫痪,家人寻遍名医大家,均说天意如此,无方可治,但又幸家人不弃,疼爱有加,其父陈旺曾遍寻周围数十县,方求得墨家高人,在其技艺和妙思下,纳无数机关于轮椅之中。
在内部机关传动下,凭小孩之力,便可驱动轮椅运行,前进后退、止步转弯,在陈棋灵巧操控下从无滞后。
然而虽说如此,但依旧无法行远,与常人相异,父母兄长虽疼爱有加,但毕竟年龄相差甚远,其唯一的兄长陈机,也大自己将近十六岁。
陈棋虽嘴上不说,但心里很在意这件事,加之年龄又小,身体瘫痪,没有玩伴,心情郁结却无法排解,却每日仍强自安慰家人,避免他们担心。
但终归是个孩子,哪怕再成熟,在这种情况下心神也逐日憔悴。
陈棋仍清晰的记得在他五岁那年,秋日午后天降大雨,街上行人零星几个。陈棋刚摆脱家人,趁着人烟稀少,想一个人逛逛。便在雨天撑着伞,滑着轮椅,了无生趣的打发着时间。
慢悠悠的闲逛时,碰到了同样郁结的老夫子,此时的老夫子披头散发,衣服上油迹泥斑,任大雨冲刷,却仍牢固粘在上面。
他脚下踉踉跄跄行走不稳,一阵风就那么轻轻的吹来,就随之倒在了地上,迷茫间抬起了头,双目无神看着前方,有一个小小的人儿,正在不远方看着他,而在小人儿的眼中,此时面前的长者甚是狼狈。
却不知在老夫子眼中,此时的儿童同样如此,虽穿着整齐干净,但整个人毫无生机的坐在轮椅之上,小小的,好似一个身着华衣的木偶玩具,轻巧而无人气,好似随时就在风雨敲打中而去了。
此时的二人哪有一丝之后的风采,然而就是这两个大小人儿,却一见投缘,从此陈棋的人生便多了光彩,夫子亦然。
他们彼此捡到了对方,都如获至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