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节

书友吧

第1章 不速之客

一年后。

江宁府今年似乎比往年格外热闹了些,已经连下了大半月的雨,今日清晨突然放晴了。红日初升,街面上的青石板仍聚着来不及散去的水迹,在日光的照射下闪着五色的光彩。

各府的公人们似乎比平时多了数倍,来来往往的穿梭于城内的大街小巷,城门口的兵丁们正仔细的盘查每一个进城的人。卖菜的来了,要把筐里的菜一根一根摸过;卖煤的来了,要把煤倒在地上仔细划拉过几遍方可通过……

就在此时,正阳门外的官道上来了一黄一棕两匹马,马儿的鬃毛迎风飘起,四蹄轻踏地面,一路昂首小跑,神宇气昂,马上的两个人都是富贵人家的打扮。

一位是中年人,瓜子脸,面容清矍,目光揽过之时闪着一丝精锐。他头戴藏青色瓜壳帽,帽檐镶一块翠色美玉,身穿褐色丝质长袍,外加一件藏青色带福寿纹镶边的对襟马甲,足踏一双厚底皂靴,显得精神矍铄。

另一位是十六七岁的少年公子,也是瓜子脸,有着一双同中年人相似的眼睛,却少了一些世故,多了一些神采飞扬,黝黑的双眸上面长长的睫毛忽闪着,一边浏览左右两边的景物,一边笑着同中年人答话。那少年身上穿的是圆领月白色大襟长袍,同色的帽子上镶着一块白玉,腰系一条藕色荷花纹饰腰带,腰带上除了玉佩荷包等各色饰物外,另有一支翠色短笛,更显着风雅俊逸。

及到快近城门时,二人放慢了速度。

“晋家南渡日,次地旧长安。

地即帝王宅,山为龙虎盘。

金陵空壮观,天堑净波澜。

醉客回桡去,吴歌且自欢。”

望着城门,中年人缓缓吟出了一首诗。那少年也跟着和了一首诗:

“地拥金陵势,城回江水流。

当时百万户,夹道起朱楼。

亡国生春草,离宫没古丘。

空余后湖日,波上对江洲。”

然后,闪亮的眼光投向中年人,中年人微笑颔首。

只见前面的城墙规模宏大,气势雄伟。

南京本是明初的都城,以高大坚实,雄伟壮观的明代城桓建筑闻名于世。它东傍钟山,西踞石头,南凭秦淮,北控后湖,在冷兵器时代,城墙无疑是国家最重要的防御工事。

到了城门前,二人翻身下马,牵着马跟在如龟速般慢慢移动的人群之后。少年使劲伸长脖子望着前面问道:“阿玛,这门口这样的查法,何时才能进城啊?”中年人操一口纯熟的京城口音答道:“不要着急,我们一出来,总是难为了这上上下下的地方官员和百姓。”

正说着,又来了几匹快马,马上均是些精壮汉子,虽身着便装,却都腰佩长刀。看到前面二人,正要上前见礼,却见中年人轻轻一摆手,立刻退后七八步,跟在后面一起等着进城。

等到这二人挪至城门口时,太阳已升至高空。

“排队,排队!龟孙子,急什么?老子从天黑就站在这里了,连口水还没顾上喝。”兵士们骂骂咧咧的将涌向前面的人群往后赶了赶。

“喂!你们两个!哪里来的?进城干什么?”一个兵士头目向二人走来。

少年根本不屑于答话,只掏出一块玉制腰牌向来人晃了晃。这头目一见腰牌脸色大变,忙点头哈腰称道:“二位大人进城可是有要事?小的多有冒犯……”话没说完,后面的几个汉子已挤了过来,不耐烦的将他拨开,跟着前面的二人大摇大摆的走进城去。那兵士只呆呆地望着这群身份不凡的人物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走出几步后,中年人对少年耳语了几句,少年便回过头来扔过一锭银子,喊道:“忙完了和弟兄们喝茶去吧。”那兵士忙不迭的揣起银子连连称谢。

南京是著名的古都,历史文化名城,自越王勾践在雨花台下筑城起,而后东吴、东晋、宋、齐、梁、陈、五代、南唐、明先后在此定都,真可谓十朝都会,六朝金粉之地。吴宫花草、晋代衣冠、明祖殿堂,记载着多少惊心动魄的史话。而“南京”名称用于明代,此时则称之为江宁。清政府在这里设立了两江总督衙门,管辖江苏江西安徽三省,江宁织造府也在此处。

那二人行至繁华之处,只见街上商铺林立,酒肆无数。“阿玛,一早儿出来肚子还空着呢,不如先找个好吃处。”少年撒娇道。“好啊,大伙儿也怕是都饿了。”中年人宠溺的看着少年。

正在此时,附近有一家酒楼传来了“叮叮咚咚”的琴声,二人的目光同时转了过去。只见广厦重檐、雕梁画栋,好个华丽的门面。匾上题“香格里拉”四个大字。

“咦?这是什么怪名字?”少年差异的望着这块匾。

“云南有一个小地方名叫香格里拉,译成汉文大约是世外桃源的意思,难道是藏人开的酒楼么?”说着,二人迈步向里走去。

进入厅堂,并不见有一处藏人痕迹。却见正对面有一个舞台,三面餐桌呈扇形分布,周围还设有二楼雅座包厢,看起来更像一个戏园子。其间玉宇琼楼、兰宫桂殿、灯火荧荧,别是一番奇妙景色。

“客官几位?请入座。”来了个小伙计轻声招呼着,并没有像其他酒楼的伙计那样大声吆喝。二人于是选了个离舞台最近的桌子坐下,其他人则是在四周分散开也纷纷坐下来。

因是早晨,客人并不多。小伙计忙把杯碟器具摆好,却不报菜名,只拿出一个印制的精美的对折菜单来请客人过目。

“小笼馒头、三鲜混沌、酒酿圆子、豆腐花、玉兰饼……”,二人照着菜单随意点了几样小吃。

“伙计,这琴声来自何处?”伙计刚刚把菜上齐就被少年叫住了。

“二位客官,这是本店的金铃儿姑娘在后面练琴。为客人们弹琴唱曲是本店的一大特色,不过姑娘只在晚上才会表演,二位如有兴趣,不如请晚上再来。”小伙计耐心的解释。

“我们远道而来,能不能让金姑娘先给我们唱上一曲,我们多给银子。”少年兴致很高,急切的要求道。

“这位公子,真对不起,金姑娘不收银子,您要想听还是等晚上来吧。只需付茶饭钱,不需多给银子。金姑娘舞也跳的极好,可是得早来,晚了便没座了。”

“可是……”少年还想争取一下,却被中年人打断了,“还是晚间再来吧。”

“阿玛?”少年撒娇的叫道。

版权:红袖添香

QQ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