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节

书友吧

第1章 2011-5-31 晨晋城到北京的火车上

踏上旅程,走向远方。也许这样的行走,我还会继续很多,但出发前的准备真地很累很累,不是因为事项,而是因为准备的心理,一个人的坚持,找不到可以认同的依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需要顾及的事也越来越多,父母开始苍老,儿子已经懂事,妻子考虑的开支增多,企业中需要自己去做的事也成为一种期许和事实……。累,不是因为决定,而更多的是告诉自己要坚持的理由!路在脚下,行走并不难,难的是支持你一如既往能不管不顾的心理承受力,我要走下去,但我知道这是我心中的魔难。

下一站就要到北京了,还有许多的事要解决。今天必须按计划全部落实到位,我不能做到“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一个敢于讲真话的人要承担风险,而一个讲话不真实的人又永远不会轻松,让我忏悔吧!可是讲真话谁又能理解,好像若大一个世界真没有一个想让理解也可以真正理解自己的人……

昨天晚上在火车上遇到两个人,说到底也不过是一界露水,只是一种最简单的交往,但聊地还算投缘。真正能去开放内心的机会真地太少,想对其开放的人未必想听,想听的人又未必愿意开放自己的心,所以说高山流水知音难觅,伯牙和钟子期的友情才会千古传唱。人世间就是这样,每一个人的世界都是一本书,要比百科全书还要复杂,还要分门别类。不谈这些了,搞的心理很乱。

……

刚才不应该打那个电话,“头”一个人承受的已经很多,我不怀疑我的事情有什么破露,但我更为我们目前在企业中的处境而担心,我们被置于这样一种境地,我可以选择逃避,这原本也就是我的角色,但“头”能选择什么?只能默默去接受,能承受也罢,不能承受也罢,这是必须的,我只能用理解去默默支持吧!

俄罗斯之行,对于我是沉重的心旅。也是我选择目的地的原因,感觉中它与我的心态有着几分的相像,辉煌与平凡一样都属于不可分割的人生,别无选择,就如同“二月革命”的枪声,打破黑暗的农奴历史,但不到一个世纪却降下那面鲜艳的旗帜;彼得大帝铸成的新城——圣彼得堡,青铜骑士傲视长空的深遂,可曾想到他的子民在城市保卫战中付出的血泪与生命;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机谨与从容,曾经希望全欧州都匍匐在她的脚下,不也在无耐中收场;还有我喜欢的普希金,让人们永远呤唱着《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也被生活欺骗,生命的尽头不论有撼还是无撼都让人搀措;帕斯捷尔纳克摘下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却不得不放弃,最终忧郁地死去,他可能永远也无法理解,真实的生活怎么就能给自己的祖国蒙上阴影……相比那些在列宁、斯大林时期的红色作家,能一味地书写红色的历史,能善始善终的人,后者是多么的幸运。但生活是可以选择的嘛?我在问自己!!我们也许只能在生活面前勇敢地去承担。俄罗斯是一个勇敢的民族,永远没有放弃过成为世界之林的强者,不论是否有那样的实力,但会永远保持傲视苍穹的神情,也从不放弃享受生活,这难道就是一种强者的心态嘛?我想去找到一种在支撑他们灵魂的东西,真希望能找到点什么…………

原本想分析一下自己,但我对自己的思考已经太多,我可能是别人的迷,但我永远清楚我是什么?我在追求一种平静无争的生活,不论能否得到,我努力想让自己的路与心的追求靠近一点。

……

昨晚为补卧铺等了好久,我启用了心理渗透一直在试图接近那个补票员,明显能感觉到他的变化。刚上车他只是非常按部就班地给我编号,告诉我没有,并保持一种很疏远的姿态;接下来的第二次交流,从其他内容入手,他就会告诉我一些不太明白的事项,但我没有明白他指什么,他说:“你先去餐厅吃了饭再说。”;等到第三次我再次与他攀谈时,他就非常直接地告诉了我:“这里没有票,你去餐厅吃饭,问一下能补票你就吃上顿饭就办了。”所以在我坚持等了很久后,我补到了票,如愿已偿。从这一点上可以说明两点:一我不是太聪明的人;二人是可以被感化的,只要用到心,总有办法可以逾越一切。

另外就是那两位同时补票被安排在一起吃饭的人,其中一位还主动地给我们叫了啤酒,8元/瓶。也许大家彼此间有点相互迎合,但一点也不影响聊天的感觉,最后还相互留了手机号,不在同一车厢,还专程到我们车厢聊了很久。有太多的性情中人,但能做多深的朋友怕也很难,这就是心与心的距离,人都在渴望一种认同与相像,不想让自己成为世界的异类,所以会对一些人产生特殊的好感。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太多的独一无二也同时证明世界上你的想法、做法也不会只有你一个。与人交往不难,适当地把自己的不足、偏执让大家分享,人与人是相通的,交心就从此开始,这是做人、做事、做朋友的起点。一个没有缺点的人太可怕了,不是太善于伪装,就是太功于心计,谁也会远离一个这样的人。真实点,生活可以很简单,赢得的认同就会多一点!

版权:红袖添香

QQ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