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迪小镇(小站故事)
最新章节
书友吧第1章 小站来客(上)
尖尖的屋顶,白色的漆木墙,以及绿漆的尖顶木栏杆——小小的木屋尽管已经老旧不堪,油漆也斑驳脱落。但依然在一片荒芜而苍翠的草场中带来一股独特而沉静的气息,宛如那逝去的老歌,发黄的老照片——这就是无名小站。
无名小站,坐落在苍茫而荒芜的山间草原,两条铁轨交汇于小站之前。一条横贯东西,一条往东南延伸——而这也是小站存在的原因,据说在很久很久之前——至少是建国之前,不知道是日本人还是英国人——从建筑风格上看应该是英国人,但是据说这里只来过日本人——在这里修建了铁路,而铁路的交汇处需要一个扳道工和给水站——于是小站就这样诞生了。
是以其实小站本不是站——只是一个补给点而已。而确实的,小站自诞生来从未有过任何旅客光临——除了据说抗战前期有几个日本“地质专家”来“勘测”过。而建国后随着内燃机车的使用,小站的存在感日渐消亡——内燃机车不用给水嘛。而自从国家铁路现代化电子化管理后,小站的最后存在目的似乎也消亡了——电子扳道代替了手工扳道,扳道工都下岗了——是以自从九十年代初期,小站就几乎被荒废了——原本五个员工只剩下一个代理站长,而据说撤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小站的代理站长——也是小站唯一的员工及百里内唯一的高等人型生物的陈金泰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始站“最后一班岗”。不成想,这“最后一班岗”一站就是二十年——据说铁路局的领导都换了好几批,而撤站的事情却是毫无着落——倒不是上级太官僚,而是小站是方圆百公里内唯一的通电通水的建筑,也是方圆百公里内唯一的铁道检修点。就这样,陈金泰从一个正值壮年的“小伙”一直熬成了两鬓花白的“老人”——当年32岁的他现在已经53岁了。
而小站也从他的始发站变成了终点站——当年领导对他“站好最后一班岗,回去之后升副站长”的承诺已经被抛在铁道上压成了碎片,现在的他已经和小站融为一体——他的生命是小站的一部分,小站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为了小站他失去了爱人和孩子——常年的分居,让他的爱人带孩子离他而去,离婚了。现在,小站就是他的爱人,他的孩子,他的全部世界。
小站并不是没有访客——不然小站的存在也就没有了意义——每个星期都会有固定的班次通过小站向南或者向东送出深山的各种资源,回程则带来各种新奇货物和生活用品,顺便每半个月进站给小站带来必须的生活用品——小站所在的铁路是货运线,并不会有客车来访。
而陈金泰的世界自然也就只有几张熟悉的老面孔——货车司机老李、老郑以及最新的“新面孔”——十年前调来的小刘,他们就是陈金泰的世界中仅有的朋友——甚至可以说是仅有的人类——如果不算那台12寸黑白电视中的人类影像的话。每次送补给的货车到来,陈金泰就会拉着他们的手,一起在那破旧的小木屋中喝酒谈天,不聊上四个小时是不会放人的,是以陈金泰得到一个霸气的外号——“话霸”。
当然,其实大家也理解他,如果不是这样发泄一下的话,这二十年来只怕陈金泰早已疯了。
这样,陈金泰如今已经习惯甚至喜欢上了这样的生活——每天拿上那盏已经使用了二十年的老煤油灯,背着工具带着那老旧的收音机在附近的铁道边巡视一圈,然后在火炉旁看着那台电视等待睡意。若是货车进站就摆上一桌小酒,和老哥们侃侃大山吹吹牛——这周而复始的生活单调无味,但也是平静祥和。
不过,今天起陈金泰的世界注定不会再平静——随着一声火车的轰鸣,一辆火车驶进小站,火车上除了老郑还有一张年轻而陌生的面孔,而这张年轻而富满朝气的面孔将带给陈金泰永生难忘的一段不平凡的回忆!!
跳下火车,杨迪伸了伸懒腰,大口的吸了一口气——嗯,很不错,清新的空气中沁满泥土的芳香——这可是大城市出身的杨迪从未享受过的,何况是刚刚从充满油污味道的机车中出来了——由于线路偏僻的原因,这一带的货车依然使用老旧的内燃机车而不是拥有空调的先进的快车头。感慨一番后,杨迪平静了下因为第一次单独出任务而躁动不止的心情,整了整头上的警帽,掸了掸身上的警服,昂首大步走向了面前这座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建筑——无名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