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节

书友吧

第1章 坠入人间的天使承受折翅之伤

1.坠入人间的天使承受折翅之伤

一弯新月挂在树梢,黑夜就要带走天边最后一抹霞光,暮色笼罩着附近的小村子。错落有致的茅舍在树丛的掩映下升起缕缕炊烟,远近听得几声狗吠,田间地头劳作了一天的人们纷纷往家赶,抗着锄头,牵着牛,吧嗒吧嗒,抽着手里的旱烟。

月光下一对祖孙拖沓着蹒跚的步履。不一小会儿,孩子就落下了老人很远。

“好妮子,快些走,太阳下山了”

“奶奶,瑾儿走不动了,可不可以歇一会儿”

奶奶倒回去,抱住瑾瑜,往背上一扔。

瑾瑜趴在奶奶背上睡着了,不知又过了多久,一阵狗的狂吠才把瑾瑜吵醒。

“瑾儿,快叫三姑”奶奶进屋,把瑾瑜从背上放下来。

瑾瑜揉揉眼睛,周围一片漆黑,跟前一张大桌上亮着一盏煤油灯,微弱的光照着一张陌生而慈祥的笑脸,脸上写满了期待。

瑾瑜有些害怕,慌乱的想要去抓奶奶的手。

“不叫不叫,没关系,熟了就好了”她退了回去。

“瑾儿,饿坏了吧,快坐下来吃”女人又从屋外端进饭菜。

奶奶和瑾瑜总算吃上了热饭菜,那种来自心底的感激使瑾瑜全身渐渐的暖和了起来。在瑾瑜记忆中,已经很久没有这样过了。

“妈,不走了吧,你娘家的亲戚都走遍了,瑾瑜才三岁,您年纪也都这么大了,不能再这样下去”大伯母的话打断了正在吃饭的奶奶。

奶奶停下来,看着正狼吞虎咽的瑾瑜。

“唉”奶奶爽快干脆的语气就如同卸下了千斤重的担子。

和瑾瑜猜测的一样,奶奶决定和她今后就要在这里安生了。瑾瑜早就不想跟着奶奶到处走,风餐露宿,饱一顿饥一顿的,有时一天只吃一个馒头,还只能在饿得时候啃上一口。

肚皮刚刚才被撑饱,瞌睡就粘了上来,瑾瑜美美的进入了梦乡。妈妈就像平时那样站在那里,穿着平时最爱的蓝花花衬衫,微微地张开怀抱,瑾瑜见到妈妈好开心,卯足了劲往妈妈身上扑,可是妈妈却越来越远,瑾瑜慌乱的一直追一直追,直到最后四周都弥漫着浓浓的白雾,瑾瑜什么也看不见了。

“妈妈,你别走,你别走啊,瑾儿想你……”瑾瑜哭得满脸泪水,再怎么都不愿睁开眼。

瑾瑜是一个很小就因父母离异而失去妈妈的女孩,她甚至连妈妈的模样都没有半点印象,周围没有一个人肯告诉瑾瑜有关生母的情况。她只听说过父亲是那个年月里所有亲戚中唯一的一个离婚男人,是爸爸把瑾瑜从妈妈那里抢过来的。

自两岁多父母离婚,瑾瑜就跟着奶奶在农村游荡,走家串户,讨百家饭,吃尽苦头尝尽冷暖。亲戚们都跟送瘟神一样驱赶着祖孙俩,三姑是唯一一处肯收留祖孙俩的地方。

好景不长,三姑的养父母不久就因病双双瘫痪在床,奶奶又恰巧在此时病倒,三姑无暇顾及祖孙俩的生活。瑾瑜稚嫩的小手就此承担起生活的重担。瑾瑜过得越是艰辛,就越是思念自己的妈妈。看着别的小孩可以随意而任性的躺在妈妈的怀里撒娇时,瑾瑜孤独自卑的心就开始痛恨“离婚”这个词,她越来越认为是“离婚”赶走了妈妈,是“离婚”让她再怎么都唤不回妈妈。

各种原因之下,亲戚们都没能收留瑾瑜祖孙俩。在瑾瑜流浪到四岁时,父亲迫于无奈把她们接到城里,和新妈妈住在一起。在城里上了两年幼儿园,奶奶的弟弟病危,需要奶奶去照顾。临走前,奶奶担心没有了她的庇护瑾瑜会吃很多苦。奶奶交待瑾瑜不管发生什么,一切都要忍着,千万不能由着自己性子走。所以,很小的瑾瑜便懂得不跟人争不跟人抢,一切以隐忍退让为主。在街坊邻居眼里,瑾瑜是个既可怜又老实的孩子。于是,有人专门戏弄瑾瑜,也有人等着看后母笑话。

“瑾瑜,看看你那碗底下,好大一条虫”楼下的街坊阿姨们嘻嘻哈哈起来。

“没有”瑾瑜不假思索的把手里装满豆瓣酱的碗翻了过来。

这一翻不要紧,碗里的酱却一点不剩的被倒在了地上。瑾瑜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被骗了。回头只见阿姨们个个笑得前俯后仰、东倒西歪。

瑾瑜回到家中无法向后母交代,无论后母怎么问,她都只是低着头,一言不发。最后,后母把瑾瑜拉到商店,跟商店的售货员对峙,问瑾瑜别人到底有没有把豆瓣酱卖给她。得知是瑾瑜过错的时候,羞愤的后母当场就责备起瑾瑜,泪水打湿了瑾瑜的脸颊。售货员见状又骂起后母来,说后母就是后母,对待孩子真的叫一个狠毒。后母气得当即用力推瑾瑜的脑袋,使瑾瑜的头正好狠狠的撞到柜台的玻璃上。疼痛难忍的瑾瑜对这个画面一辈子都记忆犹新,这是她人生之中第一次体会到那么多的委屈和怨恨。

不久,后妈在洗衣服时发现了写着咒骂她的话的纸条,后妈发誓从此以后不会再给瑾瑜洗一件衣服。看着生气的后母,瑾瑜根本不知道那些纸条到底是怎么到她口袋里去的。之后,爸爸又把瑾瑜送回到乡下,正好三姑的养父母去世不久。

三姑收容了瑾瑜,瑾瑜害怕一个人睡死过人的阴冷的房间,害怕月夜下竹林的沙沙声,她经常把头蒙在被子下,半夜被吓得尿床。在瑾瑜看来,这里虽然很恐怖,但这都比其他地方要好上很多倍,至少在这里有一个如此接近妈妈的女人在关爱着她。害怕的时候可以早早的起床,起身去学校。于是,有那么一个小女孩,当月亮还高挂在漆黑的夜空的时候就背着书包,光着脚丫在乡间的小路上穿梭。

瑾瑜在那里读了两年书,因为年纪比班上同学都小,又缺少父母的管教,所以,野惯了的瑾瑜成绩很差。期间,瑾瑜与比她大两岁且成绩优异的邻居男孩培秀成了同班同学,在大人们对他们的成绩进行比较的情况下,瑾瑜幼小的心灵对培秀滋生了羡慕。

后来,在三姑无意间发现了邻居的虐童事件后,就又把瑾瑜送回城里。此时,瑾瑜8岁,她已经有了一个比自己小4岁的妹妹瑾瑶。敏感的瑾瑜感受到了和妹妹比起来不平等的对待。后妈对爸爸的现状不满,总是把情绪撒在瑾瑜的身上。瑾瑜更是思念妈妈,瑾瑜打算等奶奶回来就问清生母的地址,然后去找她。

奶奶刚巧在她生日前回来,生日之际,远离家的孩子都归来,齐集一堂,给奶奶庆生。由于多年来都没有这样高兴过,兴奋之时发病,送往医院后得知是脑溢血,经过抢救终于挽回生命,但留下后遗症,语言表达出了问题,根本无法说清楚一句话。瑾瑜还没来得及问,奶奶就病了,瑾瑜很失望,更不知道这下该去找谁问。因为后妈的安排,瑾瑜祖孙俩虽然离得很近却没跟他们三个住在一起。奶奶住的房子没有厕所,要方便的话就只有再走至少30米的街道,再上一段楼梯,对于腿脚不便的奶奶来说,那根本就不可能办到。从此,小小的瑾瑜就负责起每天早晚给奶奶倒痰盂的工作。由于总是在上学前和放学后做这件事,无意之中让同学看见,一经传开就传遍了全班,同学给她取绰号,前簇后拥的嘲笑她。

版权:红袖添香

QQ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