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间沙
最新章节
书友吧第1章 引子
煌煌烟尘出碧落,皎皎月轮照枯心。
踏月寻梅凋碧树,指尖柔情一江湖。
月夜下,松风涌动,暗潮惊闻。任何人在这样的夜色里独立孤坟旁,都不禁会毛骨悚然,冷汗直浸后背。是以,世人都会谈坟色变,即便,静卧之下的是平生至亲至爱之人,也难免不生悲伤和惊悚之情。
而,此刻,柔柔月光下,孤坟之畔,似有一黑影在缓缓举动。是幻觉?不是。没有什么幻觉能如此真实的呈现。但,如若不是幻觉,难道真的是人。不错,是人。一人醉卧孤坟之旁,目色空洞,举杯独饮。
当世皆以李太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而比独酌无知音之孤,苏子“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而喻独酌思亡之痛,然,月夜松冈之下,醉卧孤坟,把月话酒,又是何等凄凉之景。
此时,没有寒鸦阵阵,亦没有杜鹃啼蹄,有的只是,皎月照孤坟,松风吹枯心。
心,本是这世间最有生命,也最具活力之在。心也似凡尘万物,花荣柳败日落月缺。试想,秋风萧瑟,枝枯叶败,是何等荒凉悲戚。人心若枯,虽身形俱在,也只枯骨一尊,了无生气。
孤坟独卧松岗之上,周围竟草木齐整,毫无杂出之态,这倒不像是自然生长所致,更像是人为修整而成。此处,虽处荒郊,人烟稀少,但,总觉这孤坟独立,与周遭之态实乃格格不入。然,若要说个个中原因,却无语以对其因。
世间事并非都能解其一二。纵然是道行深厚的少林高僧,看破红尘的峨眉比丘却也难明一二。
细观此坟,却与其他坟茔无异。然,怪就怪在这墓碑之上。
墓碑本不为碑,而为木,起初也不是刻字立传,而是引棺入穴。古书记载,在墓穴四角或两旁,各立一根木柱,柱上廓有圆孔,名“穿”。再在两柱的穿中架一根横木,木上缠以绳索,用来放绳,将棺木牵引入穴。入葬完毕,木碑随之埋于地下,或置于墓旁。
此碑高八尺,乃上等花岗石打磨而成,清丽尔雅,光亮如初。这倒与周遭之景和谐。此倒也不足为奇。奇就奇在这墓刻之上。细讲,说墓雕则更妥帖。实则,墓碑之上没有留下任何可以记载墓主信息的字迹。与其说是墓碑,倒不如说是一副画,只是这画没有泼彩在纸张之上,而是移迹到碑石之上,但仍却出彩。如若不是出现在这孤坟之畔,实在乃一副绝美画作。这,周围之景也确给这碑平添几分神秘之意。
是以何人竟已刀为笔,在这丈约八尺之碑上,绘下如此美妙之图,是或,墓主乃一代书画名师,但却为何立墓于此荒郊,抑或,这墓碑实则乃一把密钥,一把开启这座神秘孤坟的钥匙。个中原因,无人知晓。
而,此时,醉卧孤坟之畔,对月饮酒的又是何人?此人为何神情黯然,然却,举杯独酌。这不能不让人惊奇。
自古,酒就有“忘忧物”、“扫愁帚”之称。难道,此人有无法忘却之忧思,无法排遣之离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