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节

书友吧

第1章 巧遇

★人海茫茫,做梦也没想到会在保险培训的精英班上邂逅18年未曾见面的初恋情人……

培训地点在一个写字楼的大礼堂,百十位学员也算是人才济济。一码的职业装,相同的目的套住不同年龄的身体和素质,不论是否受过高等教育,只要你坐在“精英班”的大教室你就是受过高等教育背景的精英。保险特有的氛围会满足你的虚荣心,并且会把你的虚荣心化做动力和自信心。



班主任用保险行业特有的方式,对着麦克风大声问候:我亲爱的伙伴未来的精英,未来的职业经理人们——早上好!

学员都热情饱满地高声回应:好!好!!好!!!配合有节奏地鼓掌,以示欢迎和感谢同时为自己打气。感觉真不错,走在大街上时常会有一种大声吼叫的冲动,只有在这里才可以发泄出来。练习了三五遍,把心里的郁闷都喊了出来,畅快多了。

随后是早点名、自我介绍。每个点到名字的学员都要站起来,在一百多双眼睛的注视下大声地介绍自己的教育背景、职业背景和从事保险行业的目的,最后说出短期目标并底气十足地宣誓般地表决:我能行!



其他学员用掌声来表决:他或她通过了……

“李日红”

老师的点名并没有因为这个带着过去年代的俗气而加重语气或因此而轻描淡写,可我却不无意外和惊喜,急切地——回头观望。

李日红——一个面目清秀,白净的脸颊点缀着淡淡的雀斑更显妩媚的中年妇女。她满面笑意向我招了招手,证实我没有听错——果然是她。

我不仅知道她取名“日红”的含义——做又红又专的接班人,一日更比一日红。还知道她小名叫大红,带着老辈人的期望——她奶奶一直希望这个孙女身材高大为人爽快,做一个能挑起大梁的农家女。

看来她让她奶奶失望了,身材娇小不说,生长在京城周边的农户却没有种过庄稼,从事起教书育人的行业。

……

“不教书了”下课后我第一时间站在李日红的座位前,等她前面的同学走开我坐了下来。

“不教书我能干什么!利用暑假尝试一下新行业。”从大红的眼神里,我同样看到意外邂逅的惊喜。

“玄!”我凑近她小声说:“关上门蛮像回事,一旦容入社会估计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刚见面就给妹子泼冷水。”她脸上带着几分迷人的羞怯。

“中午请你吃顿便饭,好好聊聊。”我看出她也要问:怎么会在这里碰到你。

“好啊。”她爽快地答应了。有小20年没见过面,人海茫茫做梦也未曾想到会在保险培训的精英班上相遇。可我隐隐地感觉到此前我在什么地方见过她,只是没有打招呼而已。



★认识李日红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经人介绍我们以谈恋爱的名义相识。起点挺高,可最终还是不欢而散,感觉彼此带着遗憾……

当时,李日红刚刚师范学校毕业,在BJ远郊一所小学教书。印象最深的是她洁白的牙齿,还有那双闪亮的眸子。面色有点黑,黑里透红,朴实的像一个柴火儿妞。

相对于远郊区县工作生活而言,住在城区的我,独自拥有一套两室一厅的住房,所在国营单位的效益又不错,应该有一定的吸引力。不管怎么说,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工人还算是国家的主人翁,尤其像我这样在大型的国营基础行业的技工。

我们是八十年代的新一辈。不象现在,一说工人不是下岗就买断,基本等同于在贫困线上奔波的一族。

相同的学历相同的爱好,我们有很多共同语言。一起集邮,上夜大。那时的文学青年,尽管不是值得炫耀的资本,可也算是上进有为的象征。

短短的不足二十年的发展,一切都变了。

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尽管整个中国都成了世界经济的加工厂,可当年的老大哥还是成了老大难成了累赘;干活的永远不如干事的,后门关系堂而皇之成为人脉和资源,投机倒把变为商机和智业;以前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现在是用国外的技术做大中国的市场,我就是精英。全球化城市化,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者昌逆者亡,我身不由己被夹裹其中无所适从,水长船高,我还是在底层。

50余平米的两室一厅在当时也算是一个资本,现在却成了无为啃老的基础,安于破落的象征。此消彼长,现在教师

要知现在何必当初,可在当时跟杨炀在一起感觉更好。

她是城里的姑娘,比大红时髦洋气,结婚生孩子没有户口的忧虑,在亲戚朋友面前还有面子。8小时之外,我们随时可以见面,一起去郊游看电影,夏天游泳冬天滑冰……

日久生情,独居的优裕条件让我们很快消除了彼此间那一点点的隔阂,最终走到了一起。

大红只有在我的潜意识里偶尔徘徊……



也许是天意的安排,我们再次相逢历经一番情感缠绵也是从梦开始……





版权:红袖添香

QQ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