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胤礽帝国
最新章节
- 【正版无广】第17章 相谈有感思家 圣上念起保成
- 第16章 茶馆审问灵儿 胤禛心软求情
- 第15章 兄弟携手出游 落难乞丐得福
- 第14章 龙颜大怒祸起 仁贵以死护主
- 第13章 康熙皇帝亲征 未卜先知埋祸
- 第12章 书房纵论形势 太子惜别丽莎
第1章 前言
这本书写的是胤礽,所以我们就先来谈谈这位大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太子殿下吧。
从《康熙王朝》这本书开始,许多人就对这位皇子的印象不太好,一个被淘汰掉的太子并没有什么事迹让人印象深刻,各类九子夺嫡的故事中也是千年不变的酱油角色。而最近热播的穿越剧《宫》中更是把他塑造成一个彻头彻尾的草包,其中有一个情节让我记忆深刻,康熙要考较太子的文采,但太子却写不出来,召集幕僚急忙写了一篇应急,在路上太子碰到四阿哥,被他发现了,还把文章掉了包,让太子在皇上面前大大出糗了一把。呜呼哀哉!这真是天大的冤枉,太子真的有他们描绘的那么不堪吗?如果真如那些小说还有电视剧说的那样,他能在太子位子上呆上四十年之久吗?康熙不是昏君,他连这样的眼光也没有?
太子六岁就傅,十三岁出阁读书,自此就经常在文武百官面前讲解儒家经典,赢得了诸大臣的交口称赞,说他不学无术?依我看,在康熙的诸多皇子中,单论文采,太子称第一,没人敢称第二了。最近,有人推断说我国小说史上的巅峰之作《红楼梦》其实出于太子之手,虽然真实性有待考证,但他们引经据典,也从侧面说明了这位太子不凡的文学素养。
至于处理政务,太子代父听政期间,显现出很高的治国天赋,他能力非凡,“举朝皆称皇太子之善”。康熙曾经也给予太子很高的评价:“朕所仰赖者惟天,所倚者惟皇太子。”
青少年时的胤礽为人贤德,谦恭礼让,颇有康熙当年的风范。可以这么说,当时诸多皇子,就没有一个比得上他的,不管是后来大放异彩的四阿哥还是八阿哥,在那时也全都在太子耀眼的光芒下变得黯淡无光。
太子的个人修养很高,广交贤良,还十分注重和喜爱外国文化,他与外国使节相处的十分融洽。太子是这样一位完美的继承人,很多人也许就要疑惑了,为什么他会被两立两废?为什么他会被最疼爱自己的皇阿玛抛弃?
太子尚在襁褓之中,就被捧上太子的高位,他从小被灌输将来他要当皇帝的思想,一言一行,无不在别人苛刻的目光之下。为了不辜负自己的阿玛,为了承担起他皇太子的责任,他放弃了许多东西,其中包括兄弟亲情。从小到大,几乎所有的兄弟和他的关系都不算好。所以到了后来,众阿哥们分帮结派,就连一向沉默寡言的四阿哥,也有老十三的尽力辅佐。而太子,他只能是孤家寡人。
当然太子还有溺爱他的皇阿玛,他的派系几乎就是在康熙的示意下组建起来的,许多官员被康熙有意无意的绑在太子这棵大树上,可是当有一天,这棵树真正成长起来,威胁到康熙的皇权,尽管是亲生儿子,他也会被无情的抛弃。
太子晚年骄奢淫逸,醉生梦死,做出了许多常人看起来匪夷所思的弱智行为,兄弟死时的不以为意,连假装一下的悲伤也不愿意,他几乎处处和康熙对着干,和从前对康熙百依百顺的形象大相径庭。很多人说他“疯”了,对,他是“疯”了,任谁当了四十几年的皇太子,也不会忍受得了的。离那至高无上的龙椅只有一步之遥,就如水中月,镜中花,可观而不可碰,而一旦真正碰了,所有的一切终究化为泡影和碎片。
我想胤礽也许没有疯,他,只是看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