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天
最新章节
书友吧第1章 世间有雨,军营少年郎
上古时期,世间天灾不断,火山喷发,苍穹暗无天日,大地龟裂四分,人间一片水深火热,绝代人物李问天以其大威能重新恢复人间秩序,彷如神明再现,民心所向,自此问天教成立,名曰苍天已负人心,逆天而行,以其威望问天教众数不胜数,盛极当代。
尽过百年以后,人类休养生息,繁衍后代,终脱离那段时期所造成的死亡阴影,人们称那段噩梦般的过往,为大涅槃时期。
大涅槃时期后,大地缩水近半,以往的陆地被海水取代,陆面面积大幅缩小,人间人口增多,各国为土地战乱连连,百姓民不聊生。世间时刻上演着死亡,有死亡必然也有新生,这似乎是昊天的一场恶作剧,同样也是无法忤逆的恶作剧。
-------
大宋国位于世间西南部,临海而立,在一个小村落的一件小茅屋中,李大胜双手紧握焦急的等待着,妻子在房内传来一阵阵呻吟,仿佛一个大锤一次次砸在他的心口,尽管这种事情已经不是经历一次,妻子生的是他第五个孩子,前四个都是儿子,最大的已年近三十,宋国常年战乱,男子成年后多数参军入伍,四个儿子在外行军打仗,多年渺无音讯,李大胜坚信儿子在外必定功成名就,战事繁忙无暇顾及家中老人,等战争结束后,儿子一定会带自己和妻子到城都安享晚年。
有着四个儿子的他本可以私心将一个儿子留在身边陪伴,可他明白,没有国便没有家,因此他还是义无反顾的将四个儿子全数送往参军,在宋国,这样的家还有很多。
“哇哇哇!。。。”强而有力的哭声将李大胜杂乱的思绪平定,他紧握的手心早已被汗湿透,脸上的皱纹因为喜悦变得更多,他焦急站起身来,炽热的目光仿佛要将眼前的房门打开。
村中唯一的接生阿婆怀抱婴儿从房里走出,李大胜激动的从阿婆手中小心翼翼的接过婴儿,洁白如同脂玉般光滑的肌肤,小腿不断的挣扎着,似乎迫不及待的就想下地行走哩。
“阿婆,看我儿子这小胳膊小腿的,哎呦喂,还真重,将来啊肯定是将军的料。。。。”
“唉,大胜啊,巧丽她。。。她死了。。。”阿婆实是不忍打断李大胜的喜悦,可现实总是那么无奈。
“巧丽啊,巧丽她肯定很高兴,什么,阿婆,你再说一遍。”李大胜脸上的皱纹瞬间凝固,脑中一片轰鸣,没等阿婆再重复一遍,李大胜快步走进房内,他根本无法相信这个事实。
昔日陪伴自己的妻子此刻面无血色的躺在床上,已然没了气息。儿子的新生给李大胜带来了喜悦,可如今妻子难产而死,令他差点昏厥过去。
“为了这小孩出生,巧丽死得受罪啊,村里头本来就闹饥荒,巧丽她又没咋个吃饭,这会又难产,唉。。。”村民依靠打渔维持生计,近年来因战乱,海上强匪横行,村民唯一的生计都被断绝,巧丽本就身子孱弱,如今又生育难产,最终造成了这场悲剧。阿婆已到枯朽之年,生离死别的场面对她来说已经麻木,她唯一能做的,仅仅只是一声叹息。
妻子的死去,李大胜并不怨阿婆,他只恨他自己,恨老天为什么要这么折磨他,怀中的婴儿似乎感受到父亲的悲痛,停止了哭声,房内一片寂静,便如同此刻李大胜的心,李大胜擦干脸上的泪水,本如树皮般的脸庞变得更加斑驳,他望着怀中的儿子,平静说道:“你不要像我一样,以后你要守护好宋国,守护好你的家,你,就叫李护!”
阿婆手柱着拐杖走出房门,外面下起了大雨,淋湿了干涸的大地,房内泪水浸湿了李大胜的衣裳。
世间的生老病死生离死别对于昊天来说,便如同死去一只蚂蚁一般,命运之轮依旧运转,有生既有死,有死便有生,尽看世间战乱频繁,可依旧有那么几处清静之地。
有那么一群人,他们的追求与寻常人为生存而生存不同,他们是不寻常的人,之所以如此称呼,是因为他们人人有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大能力,故此世间人称之为世外之人,世外之人当然是在世外之地,无人知晓其去处何方,两者之间仿佛隔着一道神秘的屏障,而这道屏障的高度是常人穷极一生都无法触及到的存在。
每每有世外之人入世,总会引起世间的高度关注,无论是军队甚至国家都希望招揽这样的人才,一个有着大能力的世外之人,对于战争来说起到一种决定性的作用。
世间下着大雨,世外也在下雨。
在大宋的东方有座山,山里有座寺,寺里有着一老和尚和一道姑,二人席地面对而坐,中间横着一棋盘,二人各持一子,一黑一白,手悬在棋盘上方却迟迟未落一子,棋盘满是灰尘,同样满是灰尘的还有老和尚的光头,道姑整齐的发簪上布满了蛛网,没有人知道二人在此地待了多久,更没有人知道这盘棋究竟意味着什么。
直到外面下起了大雨,寺里敲起了木鱼,寺外响起了钟声,二人才僵硬的将手中棋子缓缓落下棋盘,无奈棋盘不知为何却不让二人落子,二人的手与棋盘之间,仿佛有一道无形的屏障阻碍二人手指。
雨下得越来越大,木鱼和钟声也越渐变响,声音相互参杂,分不清哪个是钟声哪个是木鱼声。
片刻后,雨终于停了,木鱼声和钟声随之而落,整个寺庙一片安静,似乎方才的一切从没有发生过一般。
“滴答,滴答。”棋盘厚厚的灰尘上掉落两滴鲜血,黄沙渐渐被鲜血渗透,变成了朱红色,一开始只是方寸,直到所有的黄沙都变成血红色时,寺外陡然间飞来一股大风,将黄沙全数吹离棋盘,棋盘霎时间金光普照,整座寺庙金光大盛照亮了苍穹。
金光仅仅持续了一瞬,寺庙还是那个寺庙,棋盘还是厚厚的一层沙土。
老和尚与道姑二人棋子掉落棋盘,打了个滴遛掉落在地上,只见二人持棋之指齐根而断。
“以你我二人之力还是行不通啊。”老和尚悲叹一声摇了摇头。
道姑一声不响紧盯着棋盘。
“邀你远道而来,穷尽十载,却始终无法看到,老衲实是无能为力。天机不可泄漏,苍天之思非你我所能揣测,阿弥佗佛。”老和尚望着地上棋子,转身闭上双眼跪坐在地,望着寺殿中央的佛祖金像,左手三指持起木杵敲起了木鱼。
道姑鞠手作辞,道:“师尊云游之期已到,我便回观了。”
“且慢。”老和尚木杵一顿,道:“家师可否能行?”
道姑望了望和尚,她并没有回答老和尚的问题,挥散手中拂尘飘然而去,转念之间已然不见身影。
老和尚无奈摇头苦笑。
道姑走了,寺里进来一身穿灰色僧衣五六岁的孩童,手持着木鱼站在老和尚的身后,说出的话语却与稚气的声音那么的孑然相反。
“方丈,难道真的无可避免吗?”
老和尚摸摸孩童的光头,慈祥的面容令孩童感觉很舒适。
“既天机无量,你我又何必庸人自扰,还是顺其自然吧。”老和尚抬头遥望寺外,深邃的目光中若有所思,孩童随着方丈的目光朝外望去,大雨珠帘,所有的景物变得迷糊不清,老和尚叹息一声自言道:“要变天了。”
——————
时光弹指飞逝,转眼已过十三年,来到战乱四十六年间,宋国嘉林关边境,盗匪横行,大宋边防军支部驻扎在此地,边防支部队长李羽奉命清剿匪徒。
“仙道渺渺,人道莽莽。。。当人生门,鬼道乐兮。”
军帐旁边的一处空地上,一个满脸污泥的少年郎,手捧着一本破烂成只剩几张黄纸书,微黄杂乱的头发,消瘦的身板,明显有些营养不良,他摇头晃脑津津有味朗读着,旁边路过的士兵似乎对这种场面早已习以为常,忙着手头炊火烧饭的工作。
“李护啊,你又在“修炼”啊。”路过的士兵对着埋头朗读的李护打了个招呼。
被这位士兵打乱自己的节奏,李护显然有些不满,爱理不理的随口恩了一声,正当他再次想要再次翻开书继续他的修炼时,一只肥嫩的小手把书抢了过去,一个十三四岁圆溜溜的小胖子满脸肥肉,手里晃着黄书大笑着。
“死胖子李青你要死啦。”李护一个高跳骑在小胖子身上,两人很快便打闹在一块。军营两旁的人只能摇头苦笑,这几个小毛孩倒是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了些许乐趣。
两人闹腾了一会也累了,便随地坐在沙地上,一旁一个身材比李护还要矮上一截的孩子,安静的站在一旁,看着两人嬉笑打闹完后,这才坐在李护旁边。
“死胖子,你看看你,也不跟萧林学学,看看他多乖。”李护一巴掌拍过去,被李青嬉笑着躲开。
“哼哼,萧林那小块头以后打仗肯定不如我厉害。”李青示威性的扬扬满是肥肉的手臂。
“嗯嗯,李青大哥最厉害了,不过还是没有李护大哥厉害。”萧林很严肃的点点头,有些稚嫩清秀的萧林,摆出一副严肃的表情,确实也不会感觉到严肃,反而还有些好笑。
“整天就知道李护大哥。”
萧林这话倒是让李青无奈得紧,不过还好这俩人没有打起来。要不萧林的小身板还真经不住李青折腾的。
李青和萧林是李护最好的伙伴,三人整日黏在一起整整七年时光,萧林和李青都要比李护小上一岁,所以几乎所有的事情,他们都听李护的,在李护六岁之时,父亲李大胜便将他托付给边防军队长李羽,李青是个孤儿,父母下落不明,也是从那时一同进入边防军的,李大胜在李护八岁之时因病去世,自此以后李护成了一个孤儿,只剩下几个下落不明的哥哥,至于萧林也是同一年在一次清剿土匪的任务中,从死人堆中被李护捡回来的,那本破旧的黄皮书也是在当时捡到的,李羽念其着实可怜,将萧林带回了营地,三个同是孤儿的孩子,成了最好的伙伴。
三人在营地之中,由于还未成年只负责营地的后勤工作,李羽虽仅为边防队长,可一身武艺确实高强,据一些老兵所述,要不是李羽性情桀骜,得罪当朝权势,今日早已飞黄腾达,哪会沦落至此,所以偶尔士兵训练时,他们几个也会去凑凑热闹,久而久之倒也算学到一些皮毛功夫,三人之中以李护最有天赋,无奈李护根本无心习武,这也令李羽费尽了心思,可李护还是整日折磨一本黄皮书,废寝忘食沉迷其中。
“快点快点,紧急集合了,快,快,快。”军营放哨兵打着锣高声喊道。
李护一个鲤鱼打挺站起身来,兴奋道:“快,紧急集合,有任务了,这回李叔说会让咱三个一块去。”
话音刚落李护早已冲入人群,李青萧林眼前一亮,尾随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