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节

书友吧

第1章 首辅张居正是我爹?

幸福的日子总是短暂,如昙花一现的梦幻。

女友上官婉儿已逝,早已化作缕缕芳魂,飘荡在人间与天堂之间。

张静修难以排遣心中的刻骨铭心的痛楚,“我何不去旅游呢?”。

于是,他开始了游历祖国名山大川之旅。

在美女如云的山城重庆,他也曾邂逅过热情似火的美女—火锅店主的女儿倩雪。

然而,张静修还未从失去上官婉儿的悲伤中走出,他婉拒了美少女倩雪的爱意,重新踏上了旅程。

刚从外地游历归来不久,张静修听闻魔都和金陵之间的高铁开通,他从魔都火车站上车拟去金陵的明孝陵游玩。

他并不是大明遗臣的后裔,却对明朝颇感兴趣,故而明孝陵之游列入行程。

或许是太过劳累,他在高铁上竟然入梦了。

可梦没有做完,他竟在众目睽睽之下从高铁上‘人间蒸发’了,该事件毫不意外地上了次日的魔都头条。

万历八年深秋,大明京师顺天府,已是夜半时分。

“静修,我的儿,你终于醒来了!”

当张静修睁开朦胧的双眼,看到一位‘美髯公’正慈眉善目看着自己。

“我这是在哪儿?”张静修朝眼前的中年帅哥问话道。

“静修,这是我们张府啊,前两天,你在府里突然昏倒,我请了宫里的御医为你诊治,可面对你的病情,他们也是束手无策。

我本以为你不行了,想不到你竟醒了,真是天佑我江陵张家。”

此时,两世记忆开始融合,他才知自己重生了,前身的父亲大有来头。

他竟是大明最有名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也就是眼前的这位中年帅哥。

“父亲,让您为孩儿担心了,刚才头有点晕,我现在没事了。”

张居正宠溺道:“孩子,你说什么呢?我是你父亲,为你操心是应该的。

对了,你好几天没进食了,一定饿坏了吧!

我让厨房给你弄点粥来,你刚醒来,不能吃太油腻的东西。”

“都进来吧,你们的弟弟醒来了。”

“静修,你可吓坏为兄了,爹爹为你两天都没有上朝了,连当今圣上都派了内官前来安抚呢!”

张居正对进来的五人道:“看完你们的六弟就去睡觉吧!”

张静修已从床上坐起,“各位大哥,静修没事了,害得你们为我担心,真是过意不去。”

张居正的长子张敬修道:“六弟,我们都是兄弟,你这话就见外了。”

“好了,你们兄弟之间就要客气了。”

张静修喝完了府里丫鬟送来的莲子粥后,张居正就离开了,临走前,嘱咐他好好休息,如果身体有什么不舒服,记得及时叫人。

张静修心中震惊道:“我成了大明人,还是张居正的儿子,看上去风光,其实大难即将临头。”

他刚才不经意间问了时间,得知是万历八年。

“还有两年时间,我这便宜老爹将会病逝。

他走后不久,他的好学生万历皇帝朱翊钧就要开始清算张家了。

而我作为他最小的儿子,虽说能逃过一劫,最终却成为了一名舂米工,只能算是苟延残喘了。”

张静修一夜无眠,他感到深深的恐惧。

如今,张居正贵为大明内阁首辅,老百姓自然会羡慕他的儿子们。

而此时,张静修只看穿了眼前张家的繁盛,不过是‘鲜花着锦之盛’而已。

他身为穿越者,只想当一个普通老百姓,不为家世所累。

“不要看我老爹现在官居内阁首辅,连皇帝都要听从他的意见,实际上已经是‘烈火烹油’。”

“人家穿越都有金手指,为何我的金手指还没有到账?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我是张居正的儿子,那就是原罪!

万历皇帝可不管我是穿越者还是土著,只要是张家人或是我老爹的同党,他都要一并清算。”

张静修记得前世所读史书记载,和张居正走得近的戚继光大帅,最终也因张居正而受到牵连。

“宫里的大太监冯保,因支持我爹搞万历新政,等我爹死后,他被万历帝发配到孝陵种菜,晚景凄凉,也就比我爹多活了一年,真是一对‘难兄难弟’。”

前世读这段悲情的历史时,他曾为张居正身后事而悲伤,想不到自己即将变成那群可怜人中的一员。

“不,还有两年时间,我还来得及改变这宿命!”

“让我爹张居正多活几年,我前世所学的医术应该足够了,他就是太好色了,如果能够收敛一下,多活三五年应该没问题。”

“算了,不想了,我太困了,我得补会觉,不然真的会猝死,那样的话,还活不到张家被抄的那一天呢!”

张静修到清晨才睡着,张居正要上朝,早早就起床了,他蹑手蹑脚地进来,看了一下睡熟中的儿子张静修,心情大好。

这几天,张居正真是为儿子的病情操碎了心。

在同僚的眼里,他是一位权臣,以天下为己任,可他也是一位父亲啊。

他是六个儿子的父亲,每一个孩子都在他的心目中,都同等重要。

这一觉,张静修睡到中午才醒,张居正特地吩咐了,没有人去喊他。

“今天算是我重生到大明的首个完整日子,我要好好地品味大明十二时辰,看看明朝时代的京城。”

张居正的府邸甚是繁华,犹如宫殿似的,深宅大院内藏乾坤,正所谓‘侯门深似海’。

身为内阁首辅,他虽不是皇族贵胄,却手操权柄,就连那些大明宗室和勋戚子弟也要巴结奉承他。

时值深秋,‘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枫叶堆满大街之上,犹如一条红色的玉带。

吃完午饭后,张静修对府里的管家尤七道:“尤叔,给我备车,我准备去街上逛逛。”

前世,追《万历首辅张居正》,他就知道有这样的人物,本以为是小说家虚构的人物,想不到真的有此人。

管家尤七身为张居正府上的管家,也是一个厉害角色,天资高,主人张居正调教得好。

张居正乃千古名相,正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选用的管家自然也未等闲之辈。

史载张居正身后,此人一心维护主子声誉,可谓‘忠心护主’,倒让张静修对他高看一眼,忠仆难得。

“好咧,六少爷。”尤七恭敬地道,他如今风光得很,但他也知道一切都是相爷给的,对他的公子们,他不管是人前人后都尊敬有加。

尤七办事当真利落,很快,他就安排好马车和车夫。

“六少爷,马车已经备好了,您随时可出发。”

张静修坐在豪华的马车里,看着大明朝的都城,不禁感慨万千。

北京是大明的京师,帝国的政治中心,大明天子就常驻此城,这就是所谓的‘天子脚下’。

而南京是留都已不再是帝国的政治中心,虽有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留存,在帝国的政治制度已不占有很重要的实际地位。

不过,象征意义还很明显,作为大明的开国之城,历洪武朝、废帝建文朝,直到永乐朝才正式迁都北京。

前世,生活在现代的张静修倒没亲见过皇帝,只在电视剧里看到‘皇帝’的身影,而重生到大明,普通子民也很难见到身居禁宫的皇帝老儿。

“我老爹要是想见皇帝,倒是天天能见上,我虽是他的儿子,却也不能无诏进宫,等晚上老爹回来,求他给我在宫中谋一个差事,太监除外。”

张静修前世虽是医科生,却也是历史迷。

他对大明的掌故了然于心,他明白自己所处的大明朝,正在被后世历史学家称为‘怠政皇帝’的万历帝所统治。

万历八年,论公元纪年为1580年。

万历皇帝还是一名刚刚成年的少年天子,实际掌握大明实权的是他的老师——大明内阁首辅张居正。

张静修文史娴熟,他当然明白明朝首辅虽无宰相之名,实际却是行政的首脑。

首辅的权力不是一开始就如此大,在明太祖、明成祖等强势君主当政之时,首辅大臣只能俯首帖耳。

如今,皇帝尚未亲政,张居正既是内阁首辅总揽国政,又是皇帝的授业恩师,被委以执掌帝国政务的大权,是大明各项决策的实际制定者。

张居正并非一个人在战斗,他在宫中得到两个人的鼎力支持。

最重量级的人物是皇帝生母慈圣皇太后李彩凤,其次是大太监冯保。

隆庆皇帝驾崩之后,张居正联合大太监冯保斗倒了原内阁首辅高拱,升任内阁首辅,他得以顺利开展著名的‘万历新政’。

如今,‘万历新政’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张静修早就熟悉了剧情,他知道明年张居正将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一条鞭法’。

这将是张居正改革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简化了赋役的项目和征收手续,使赋役合一,并出现了摊丁入亩的趋势。

这项改革如果成功,大明朝还能延续不短的寿命,可惜,张居正去世,改革成果被废止了。

“我爹的万历新政在经济上还有一项重要的成果,那就是‘白银货币化’,与其说是改革的成果,不如说是因势利导,承认既定事实。”

大明通行的法定货币大明宝钞,明洪武七年颁布‘钞法’,设宝钞提举司,其下再设抄纸、印钞二局和宝钞、行用二库。

然而,大明宝钞纸质较差、贬值极快,白银货币化已然无法阻挡,到了张居正改革,白银货币化已经完全合法。

“我爹推行的‘万历新政’实际上在挽救大明朝,自己却落得一个身后凄凉的结局,想起来真是让人心寒。

不过,现在我来了,这种悲剧就不能让其重演,奔跑吧,少年!”

张静修在街面逛了一圈,就回到张府。

时值深秋,大明京师的天气寒意渐浓,他还是喜欢待在家里。

“少爷,你回来了,老爷刚刚回来过,问了少爷,得知您去逛街了,又匆匆回内阁值房了。”

张静修心道:“我这便宜老爹倒也是性情中人,舐犊情深莫过于此!

为了这父子情深,我也要个你一个善终,誓死保张家满门无虞,让张家人即便在老爹死后也能安享富贵,而不是被皇帝视为清算对象。”

“皇权时代,大臣的荣辱,全系于皇帝的一念之间,我爹即便强势揽权,相权终究不敌皇权。”

理清了发展思路,张静修有了明确的方向,那就是凭借自己,去影响万历皇帝朱翊钧,潜移默化中改变大明这艘巨轮的航向。

版权:起点中文网

QQ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