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67章)
倒序
- 封面
- 版权信息
- 献词
- 原版序一
- 原版序二 日常生活的另一端
- 第二版自序
- 前言
- 第一部分 案例分析
- Case No.01:生命结束在南方
- 人在非理智情况下会有多可怕
- 你为什么会突然暴怒
- Case No.02:法院审判员枪击案心理报告
- 人类是否真的会因为遭受了巨大打击而变坏
- 造成犯罪的动机有哪些?犯罪人种类有哪些?犯罪目前都是可以预防的吗
- Case No.03:请问你愿不愿意当我画作的模特啊?——大久保清连续强奸杀人案
- 当行为人进化成累犯,行为人在想什么
- Case No.04:跪下!给本女王跪下!——角田美代子连续杀人案
- “弑亲”有几种心理结构类型
- 聊一聊“狱内自杀”
- Case No.05:犯罪之路上有我对你的爱——大学情杀案
- “跟踪”是否属于犯罪
- Case No.06:光明已来,梦已醒——甘肃白银案
- 反侦查心理如何形成
- 犯罪行为人会在作案后拿取死者的东西或者身体部位吗
- Case No.07:罪的先河——绫濑水泥杀人案
- 有些人为什么会喜欢虐待动物
- Case No.08:残缺的人心——神奈川福利院大量杀人案
- 当一个人作恶时,会觉得这是恶吗,会觉得这件事不对吗
- Case No.09:“无缘的无差别凶手”——秋叶原无差别杀人案
- 存在感矛盾
- 反社会行为
- 报复
- Tips:
- Case No.10:这“丑恶”的世界——津山杀人案
- 社会给予我们的标签
- 个体被标签化之后是否真的会转变为惯性犯罪者
- Case No.11:拼错的“SHOOLL KILL”——神户儿童连续被杀案
- 真实的杀人动机有哪些
- Case No.12:精神病态的大众情人——跨国闺密杀人伤害案
- 犯罪动机的冲突
- Case No.13:酝酿多年的复仇——除夕杀人案
- Case No.14:被关上的门与少了良知的朋友——留日学生被害案
- Case No.15:命丧“独山寨”——故意杀害亲生幼女案
- 第二部分 我们也许会关心的问题
- 是成长的错误吗
- 为什么青少年会做出触目惊心的犯罪
- 童年环境对犯罪人格的形成是否影响巨大
- 天生犯罪人真的存在吗
- 群体犯罪
- 传销与洗脑
- 招远“全能神”案的犯罪嫌疑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心理
- 性犯罪
- 对儿童进行性犯罪的人在想什么
- 好好讲讲“熟人强奸”
- 窥视“偷窥者”的心理
- 暴力犯罪
- 我所理解的家庭暴力
- 从针对医生的社会新闻看攻击性行为是否有效仿性
- 校园暴力何时是尽头
- 杀人者心中的黑暗世界
- 文学相关人物分析
- 三岛由纪夫的温柔与暴烈
- 如何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理解加缪小说《局外人》中的莫尔索
-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人物心理分析
- 没有科学,爱是无力的;没有爱,科学是破坏性的
- 参考文献
- 原版致谢 更新时间:2024-05-31 18:11:59
推荐阅读
- 爱与秩序:海灵格人生智慧箴言
- 心火:社会动机与我们的生活
- 超强掌控
- 记忆升级:如何在日常练习中记得更多、更快
- 心理咨询不是你想的那样
- 锁脑
- 经营者不得不学的消费心理学
- 牛人心法:3步升级你的人生操作系统
- 萨提亚冥想经典
- 破案神探:犯罪现场调查
- 重新认识焦虑:从新情绪科学到焦虑治疗新方法
- 西点军校执行力训练手册
- 忘忧十二夜:存在主义团体小组的故事
- 每天懂一点恋爱心理学
- 运动与锻炼心理学研究手册
- 我们内心的“坏东西”
- 关键绩效背后的心理学
- 破案神探:破解身体语言(修订2版)
- 销售心理学(全新升级版)
- 迷因效应:谁在影响你,你在影响谁
- 心理学与管理:案例应用版
- 艺术心理疗法:做自己人生的艺术家和心理咨询师
- FBI犯罪现场调查
- 犯罪现场调查
- 我们内心的恐惧(谷臻小简·AI导读版)
- 我们内在的防御:日常心理伤害的应对方法
- 犯罪心理档案(畅销2版)
- 寻找内在的自我:马斯洛谈幸福
- 妈妈的意义:孩子如何改变你的一生
- 怪诞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