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会员
公共文化治理导论
最新章节:
后记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和应有内容。乡村文化振兴,本书正视乡村文化发展的衰落,反思公共文化的萎缩,以公共文化建设为契机和依托,重建乡村社会的文化秩序,促进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公共文化是一种具有价值导向性、社会公益性的文化形态,它不仅具有需求满足、权益保障的现实功能,而且具有价值引领和秩序建构的深远意义。新时代的公共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文化秩序建构的正确方向,沿着意识形态性、公共性和民间性的价值分层逻辑,在弘扬主旋律、倡导公益性、传承民族性三重文化向度间达成平衡,引导公共文化建设获得核心价值引领和公共需求导向的功能定位,促进文化治理在适当的制度框架和行动路径上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动能。
目录(40章)
倒序
- 封面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 引言
- 第一章 问题缘起与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立题逻辑
- 第二节 现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基础理论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公共文化发展的理论解释
- 第三节 公共文化治理的理论基础
- 第三章 公共文化发展的基层样态
- 第一节 公共文化建设的乡村调查
- 第二节 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
- 第四章 公共文化发展的基本模式
- 第一节 国家公共文化发展的典型模式
- 第二节 地方公共文化建设的创新模式
- 第五章 公共文化建设的实践范例
- 第一节 公共文化建设的地方实践
- 第二节 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创新
- 第六章 公共文化治理的逻辑理路
- 第一节 公共文化治理的战略面向
- 第二节 公共文化治理的功能定位
- 第三节 公共文化治理的行动原则
- 第七章 公共文化治理的制度基础
- 第一节 公共文化治理的制度平台
- 第二节 公共文化服务的组织载体
- 第八章 公共文化治理的协同机制
- 第一节 公共文化发展的多元协同治理
- 第二节 公共文化治理的实践样态
- 第三节 公共文化治理的多元协同模式
- 第九章 公共文化治理现代化
- 第一节 公共文化治理的创新理念
- 第二节 公共文化治理的政府作为
- 第三节 公共文化治理的保障体系
- 参考文献
- 索引关键词
- 后记 更新时间:2020-10-30 17:15:48
推荐阅读
- 公共文化:城市实践与文化服务
- 突发事件全面应急管理
- 金钉:寻找中国人的美国记忆
- 公共治理研究(第1辑)
- 公务员结构化面试优化攻略
- 生态文化视阈下老区振兴发展研究
- 言语理解与表达
- 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调查研究报告
- 华中村治研究:立场·观点·方法(2016年卷)
- 三江源草地生态保护中牧户的福利变化及补偿研究
- 民生政治的实践逻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协商式政策分析
- 构建过渡型社区治理共同体:基于利益政治学的研究
- 中国公共支出与公共产品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 论国家治理现代化
- 中国治理评论(2020年第2期/总第10期)
- 中国政府概要
- “一网通办”:新时代的城市治理创新
- 美国华侨华人与台湾当局侨务政策
- 华侨华人与“一带一路”
- 公共文化设施运行机制研究
- 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构建研究
- 数字乡村治理:理论阐释与实践逻辑
- “互联网+”时代中心城市的辐射力研究:以上海为例
- 灾后风险与危机应对:结构·情感·文化
- 公共管理评论(2018年第2期/总第28期)
- 新公共管理改革:不断塑造新的平衡
- 理解与服务:民族社会工作实务
- 公共规制:话语、理论与实践
- 公务员制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