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会员
面对父母老去的勇气
最新章节:
35 这个世界,最大的能量是——爱
你爱父母,却没办法和他们独处?你爱父母,却只能靠中间人传话?你爱父母,却只愿付出金钱而不愿付出时间?你爱父母,却对他们的关怀询问避之唯恐不及?你爱父母,却无法忍受他们的唠叨碎念?你爱父母,却不肯面对他们越来越需要你的现实?不管你是否愿意,父母终将老去,需要你照顾的一天迟早会来临。爱不会改变,但你准备好了吗?请忘记他曾经为你遮风挡雨的高大形象,放下一定要让父母幸福的执念,不再坚持所谓完美的照护。因为,照护好自己的心,才能照顾好父母。
目录(46章)
倒序
- 封面
- 版权信息
- 自序
- 第一章 身为子女,最无法面对的是分离
- 1 父母老去,似乎只是一瞬间的事
- 2 不能承受的丧亲焦虑——哭了大半年的老师
- 3 妈妈走了,可她的气味还在
- 4 摆脱不了的拖延,是对母爱的深度渴望
- 第二章 50岁后,陪伴父母最多的是疾病
- 5 父母生病,是一种渴望爱的表现
- 6 一个人生病,是一种危机与创伤
- 7 生病的老人,心里会想些什么
- 8 生一次病,父母就衰老一次
- 9 陪父母,一起好好感谢疾病
- 第三章 一天天衰老的父母,最难过的是什么
- 10 像青春期少年一样,默默承认身体的变化
- 11 梦到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却已经不在了
- 12 不明白自己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 13 年轻时能做很多事,现在却只有无力
- 第四章 父母的唠叨,你忽略了多少金子般的智慧
- 14 反复述说不幸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
- 15 为何有些老人动不动就发脾气、哭泣
- 16 唠叨是因为老人寂寞和孤独
- 17 每个家都是个平衡体,唠叨的父母也很辛苦
- 18 有一对从不唠叨的父母,也许并不是一 件多好的事
- 19 换上发展的眼光,旧唠叨里有新信息
- 第五章 年老的父母有权利决定自己的生活
- 20 去养老院,很少有老人觉得是好事
- 21 父母想再婚,你心里不愿意也要愿意
- 22 父母可以和你有不一样的表达方式
- 23 一个不跳广场舞的老人,也许还有其他爱好
- 24 父母照顾下一代是因为爱,而不是义务
- 第六章 接受父母不是100分的事实
- 25 为什么有些父母一辈子都在吵架
- 26 禁止孩子哭泣和表达,父母害怕自己慌乱
- 27 让父母道歉,也不太可能
- 28 与年轻时的父母和解
- 第七章 学会和父母相处,最大的孝顺是尊重生命
- 29 父母不够好,但你可以成为更好的人
- 30 跌倒受伤的老人,我们凭什么骂他
- 31 做老人也很不容易,什么也不做更累
- 32 自发地欣赏白发和皱纹,帮助老人接 受“老”
- 第八章 生死对话,越早看透就越有力量
- 33 照顾好自己,才能照顾好父母
- 34 不禁止父母谈论生死,与生死对话
- 35 这个世界,最大的能量是——爱 更新时间:2019-11-15 20:13:34
推荐阅读
- 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全新译本)
- 启蒙与理性:西方近代早期人性论的嬗变
- 奋斗新时代
- 做幸福进取者
- 不要活得太完美
- 强人成功系列(套装共5册)
- 《了凡四训》读本(大众儒学经典)
- 比较与争锋: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理论、问题与实践
- 信念伦理问题研究
- 做人要大气
- 情感与正义:玛莎·努斯鲍姆的审美伦理世界
- 存在的幸福
- 图解实用伦理学(修订版)
- 西方传统伦理:道德关系的演进逻辑与马克思的变革方式
- 牛津通识读本:环境伦理学(中文版)
- 伦理学与对话
- 在这急速的世界,且寻一味闲适人生
- 职业伦理新论
- 青红皂白:从社会伦理到伦理社会(修订本)(第二版)
- 伦理与文明(第6辑)
- 数字化生存的道德空间:信息伦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 伪善的道德形而上学形态
- 柏杨的智慧忠告
- 中国伦理学70年
- 前世的秘密
- 反对完美
- 性别伦理学
- 人文学科与公共生活(人文与社会译丛)
- 厚黑学 大全集
- 无惧非凡:写给坚持梦想、乘风破浪、向前一步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