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47章)
倒序
- 封面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中译本前言
- 引用文献缩写
- 引言
- 序言
- 第一部分 宪法的概念
- 第一章 绝对的宪法概念(作为统一整体的宪法)
- 第二章 相对的宪法概念(作为众多个别法律的宪法)
- 第三章 实定的宪法概念(宪法是关于政治统一体的类型和形式的总体决断)
- 第四章 宪法的理想概念(在一种突出的意义上、因一种特定内容而被称为宪法的“宪法”)
- 第五章 “根本法”、根本规范或lex fundamentalis的含义(概述)
- 第六章 宪法的起源
- 第七章 作为协议的宪法(真正的宪法协议)
- 第八章 制宪权
- 第九章 宪法的正当性
- 第十章 从制宪权学说,尤其是人民制宪权学说中得出的结论
- 第十一章 从宪法概念派生出来的诸概念(宪法修改、宪法的打破、宪法的临时中止、宪法诉讼、叛逆罪)
- 第二部分 近代宪法的法治国要素
- 第十二章 国民法治国的原则
- 第十三章 法治国的法律概念
- 第十四章 基本权利
- 第十五章 权力的区分(所谓的分立)
- 第十六章 国民法治国与政治形式
- 第三部分 近代宪法的政治要素
- 第十七章 1.民主制学说(基本概念)
- 第十八章 人民和民主宪法
- 第十九章 从民主制的政治原则中得出的结论
- 第二十章 民主制的政治原则在国家生活各领域中的运用
- 第二十一章 民主制的限度
- 第二十二章 2.君主制学说
- 第二十三章 3.近代国民法治国宪法中的贵族制要素
- 第二十四章 4.议会制
- 第二十五章 议会制发展的历史概况
- 第二十六章 议会制的构成可能性概述
- 第二十七章 魏玛宪法下的议会制
- 第二十八章 议会的解散
- 第四部分 联邦宪法学
- 第二十九章 联邦宪法学的基本概念
- 第三十章 从联邦宪法学的基本概念中得出的结论
- 附录 魏玛宪法(1919年8月11日)
- 分析目录
- 魏玛宪法条款索引
- 人名索引
- 内容索引
- 修订译本附记 更新时间:2019-07-30 12:21:33
推荐阅读
- 中国宪制转型的政治宪法原理
- 从市民社会到公民社会:理解“市民—公民”概念的维度
- 国外意识形态新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 洞悉对手:领导人、情报部门与国际关系中的意图评估
- 中国与世界的战略互动
- 新常态下高校工会工作实践与创新
- 中国现代政治学的发端与拓展:北京大学政治学(1899-1929)
- 中国政治学(2023年第二辑/总第十八辑)
- 代议制政府(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 新时代中国社会政策执行与创新研究
- 地方政府合作的一个分析框架——基于永嘉与乐清的供水合作
- 英国贵族文化史
- 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交辩
- 电子政务
- 静对喧嚣:任剑涛访谈对话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 求索
- 政治学基础(第三版)
- 转型期的腐败治理:基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经验的比较研究
- 制度社会学体系构建研究:社会学制度分析范式
- 自由主义为何失败
- 小康中国:大国发展的理念与布局
- 一带一路引领全球化新时代
-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员论文选(第六辑)
- 中国政治学(2023年第三辑/总第十九辑)
- 民族主义:我们周围的认同与分歧
- 自由主义、社会契约与政治辩论
- 西方监察制度的历史批判
- 论当代革命(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 权力、生命与秩序:二战后科学与政治关系研究
- 中国监狱戒毒工作改革与创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