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本书是我国已故著名法学家、民法学泰斗、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终身研究员与终身教授谢怀栻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本书是谢怀栻先生的法学论文自选集,展示了谢怀栻先生的学术思想历程。本书浓缩了先生思想的精华,高屋建瓴地阐述与讲解了大陆法系民法与商法的基本理念、精神、原则、规则、制度及其发展趋势。
谢怀栻 ·法学文集 ·26.2万字
本书是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的文章合集。在本书中,作者超越了传统经济学的边界,进入社会学和法学领域,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社会问题和法律,系统分析了信息、信任、法律和社会规范在深刻地影响社会秩序与经济增长上的内在逻辑和运行机制。本书初版于2003年8月,2006年9月出版了第二版。此次第三版增加了《国家的刑法与社会的民法—礼法分野的法律经济学解释》一文。此文结合了近年来法律经济学特别是博弈论对社会规范及其与法律之关系的研究,对礼法分野进行了重新思考。作者认为,礼法分野在社会治理层面上的法律部门分工,更多是小政府下的社会分权治理模式,对维持中国古代社会两千年来的稳定和统一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法治建设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使得本书的主题尤其值得关注。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历史进程中,如何平衡国家法律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关系,更好地维持社会秩序,作者在本书中的这些洞见并没有过时,依旧鲜活如新,具有思想的生命力,值得我们深思。
张维迎 ·法学文集 ·28.7万字
在《法律与道德的心理学理论(法哲学名著译丛)》中,彼得拉日茨基通过与道德相对比阐释了法律的基本性质他深入讨论了“法律”“法律规范”“法律关系(权利和义务)”“法律的类型”“公法与私法”“法律的社会功能”等一系列重要的法学议题该书具特色和原创性的是他讨论这些问题的理论视角:社会-心理学视角基于此种理论视角,彼得拉日茨基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细致且全面的法律的社会-心理图景基于该理论视角,彼得拉日茨基提出了关于法律本质的基本理论命题,即真实的法律源于个体的主观体验,法律是一种心理现象.
(波)列昂·彼得拉日茨基 ·法学文集 ·27.8万字
本书是18世纪80年代三位美国政治家在制定美国宪法的过程中所写作的有关美国宪法和联邦制度的评论文章的合集,其中心论点是阐明需要建立中央相对集权的强大的联邦政府,以保证政治上的统一,实现国内安定,促进经济繁荣,但也不过多地侵犯各州和个人的权利。这同当时邦联政府的权力不能集中的软弱情况相比,更能符合获得独立后的资产阶级的政治愿望。所以,本书对各州批准新宪法起了促进作用。一般认为,它是对一直沿用到今天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和联邦政府所依据的原则的精辟说明。美国法院曾把它作为宪法的来源加以引证。在西方政治学史上,尤其在代议制政体的理论方面,本书都被认为是一部重要的政治学经典著作。本书作为研究美国宪法的最重要的历史文献之一,对后世不少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制定,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美)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约翰·杰伊 詹姆斯·麦迪逊 ·法学文集 ·30.3万字
本书为“刑法新青年”系列作品,是2020年全国青年刑法学者在线讲座20讲中刑法总论部分10讲的文字实录,由北京大学刑事法治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犯罪问题研究中心和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共同出品。本书面向刑法司法适用中的核心议题,涵盖了结果避免可能性、规范保护目的理论、被害人特殊体质案件的主观归责、防卫过当中的罪量要素、违法性认识、期待可能性、正犯与主犯的关系、竞合论中的法益同一性判断、刑事合规制度的类型化及其实践意义、认罪认罚案件中的确定刑量刑建议等10个刑法适用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成书之前的系列讲座的主讲人、与谈人均为“80后”青年刑法学者,主持人则是期刊编辑和律师,集合了更多国内刑法学者中的强劲、精锐力量,继续寻求前沿的刑法理论研究与迫切的刑法实践需求的结合,妥善回答当代中国的刑法问题,解决中国刑事实务中的难题。讲座在2020年疫情期间通过线上形式,不断促进“青年”和“实务”的融合,让青年学者有更大的学术舞台,让实务界更多倾听青年学者的声音,也让实践得到更新鲜的理论滋养。本书的出版将对中国刑法的学术创新和传承、中国刑法理论与实务的融合继续产生积极影响,具有不可忽视的学术价值。
车浩主编 ·法学文集 ·21.3万字
本书讲述了14个经典法学流派的源起、发展及核心思想和代表人物,包括自然法学派、历史法学派、法社会学派、利益法学派等。书中穿插对流派代表人物的介绍,着重介绍了经典法学流派的代表观点,为本国法律工作者开拓视野,提供一个了解国外法学流派各自观点、主张的载体。
何勤华主编 ·法学文集 ·23.4万字
本书以跨境司法协助为主题,围绕区际司法协助、区际法律比较、私营贿赂、毒品犯罪四个大问题,分别对内地、香港、澳门、台湾四个地区的司法协助现状以及理论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梳理。本书讨论的中国不同法域之间赃款赃物的移交以及对私营贿赂犯罪与毒品犯罪的惩治与预防等问题。毫无疑问,对中国不同法域来说,这些都是迫切需要解决与完善的现实问题。由于澳门和中国内地的密切联系,人员来往频繁,跨境犯罪严重,刑事司法协助非常必要,澳门特别行政区应该与中国内地尽快地订立刑事司法协助协定。
赵秉志 赵国强主编 ·法学文集 ·36.2万字
本书为暨南大学法学院的论文结集,主要涉及知识产权法相关知识,包括粤港澳海关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比较研究、专利制度的自然权利正当性解读、著作权法对思想选择性的保护、知名服务特有名称认定与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要件探讨等内容,还有诉讼实务、各科专论等部分,从不同的方面探讨了知识产权学科内容,具有较高出版价值。
朱义坤 ·法学文集 ·26万字
《贿赂犯罪》是海峡两岸中青年刑法学者专题研讨贿赂犯罪的论文集。内容涵盖了海峡两岸贿赂犯罪重要领域,包括立法架构、保护法益、受贿罪和行贿罪构成要件法理解读、特殊类型贿赂犯罪的认定等问题。《贿赂犯罪》从不同的视角对贿赂犯罪中的问题作了全景式的展示,既有体系性的理论建构,也有具体性的问题思考;既有系统的理论阐释,也有深入的实务观察;既有独到的理论推进,也有激烈的观点交锋。《贿赂犯罪》对于贿赂犯罪的系统阐释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高巍主编 ·法学文集 ·39.4万字
本丛书及时刊登行政法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实务前沿问题,新司法解释、司法文件、司法政策及解读,具有典型和指导意义的审判案例及分析,行政法及行政审判的调研信息及成果等内容。第90集设有“高端论坛”“行政处罚专题研究”“理论与实践”“案例分析”“调查研究”“规范性文件”等栏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编 ·法学文集 ·22.3万字
本丛书及时刊登行政法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实务前沿问题,新司法解释、司法文件、司法政策及解读,具有典型和指导意义的审判案例及分析,行政法及行政审判的调研信息及成果等内容,设有“高端论坛”“聚焦热点”“理论探索”“案例分析”“调查研究”“司法文件”等栏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编 ·法学文集 ·24.2万字
本辑共设置有三个专题,分别是晚近在国内法理学界颇受关注的“法学与人类学的关系”,由法律人类学研究共同体代表人物、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王伟臣副教授领衔,设置有三篇译文,分别论述了法律人类学的知识历程、知识品格与知识定位;长久以来一直处在热点前沿的“疑难案件”,由国内学界疑难案件研究的代表性人物、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孙海波副教授领衔,设置有两篇论文,分别指向疑难案件的二阶论证与依法裁判原则;以及部门法哲学领域极具实践观照意义的“气候变化诉讼”专题,由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朱明哲副教授领衔,设置有四篇案例评论,涉及德国联邦宪法法院“《气候保护法》部分违宪案”、“地球之友等诉皇家壳牌案”等,评论者或从元理论视角出发探究诉讼标的的权利本质,或展现出教义学分析典范风格而为读者明晰法律关系、阐释裁判要旨,可谓法理论研讨贯通部门法的较佳样本。除了上述三专题外,本辑的“人工智能与计算法学”栏目还收录了人工智能生成物的知识产权哲学批判、实证法律研究因果关系的认识论反思等兼具基础理论意义和现实热点观照的文章。在“论文”和“书评”栏目,不仅有对肖尔关于法律边界、赞博尼关于法理论模型等经典论述的译介,还有对《规训与惩罚》《惩罚与责任》等经典法哲学著作的解读,更有对“决疑术”等“被遗忘的知识”的爬梳与重唤。
舒国滢主编 ·法学文集 ·35.7万字
律师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在众多的律师事务所中脱颖而出,赢得客户和保持发展成了每一家律师事务所关注的焦点。本书取材于2017年12月31日之前本所人员在君跃微信公众号发表的部分原创文章,既有对法律专业问题的思索求证,也有对律所管理问题的交流探讨;既有律所“小白”的职业感悟、技能总结,也有职场人士闲暇之余的生活随笔,希望读者朋友们可以看到一家律师事务所发展历程中的困惑、思考、创新、探求,从而对当下中国律师事务所的真实现状有所了解。
贵州君跃律师事务所 ·法学文集 ·38.5万字
本书旨在反映民间法研究最新学术动态,在理论研究上探索法治秩序的多元化关照和自发型秩序的描述及其制度性反思,在实践中针对民间规则、民族习惯法、民间法文化等进行研究,鼓励从法社会学、法人类学等学科角度反思各种自发行为,以促进法治建设的民族精神阐发、体现法治的人文关怀,从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推动中国法治建设。《民间法》论文集主要栏目有:学理探讨、经验解释、民间法与法律方法、民间法与地方立法、制度分析、社会调研、域外视窗、学术评论。
谢晖 陈金钊 蒋传光主编 ·法学文集 ·49.6万字
本书是对张晋藩与林中两位学者共同从事科学研究的经历以及主要治学思想和成果的回顾和整理。全书主要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记述张晋藩与林中共同治学、讲学与国内外游历的所见、所思、所感;第二部分介绍主要学术成果和法律史学研究理念、思想,真实记录改革开放以后两位学者所焕发的学术生机,以及执教、育人的历史际遇。两位学者数十年如一日的钻研,为中国法律史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对其科学研究经历的梳理,也是对中国法律史学研究发展进程的回顾。本书通过两位学者的亲身经历,既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图景,亦呈现了法学研究的变迁。
张晋藩编著 ·法学文集 ·45万字
《当代金融法研究(第四卷)》(民法典时代的金融法专辑)反映了2020年5月我国《民法典》出台以来,国内金融法学、法律界学习研究执行《民法典》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效果,以及围绕《民法典》展开金融法学术活动的动态。
吴弘主编 ·法学文集 ·33.5万字
本书是浙江省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综合型律师事务所之一的浙江五联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和律师论文的合集,其中文章和案例分析涉及合同纠纷,包括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买卖合同、保险合同、股权纠纷合同、对赌协议等;同时涉及经典刑事案例,包括信用卡诈骗不予起诉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合同诈骗案等。对民商事领域、刑事领域以及刑民交叉相关领域的案例处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浙江五联律师事务所 ·法学文集 ·38.3万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编 ·法学文集 ·23万字
本书收录了十余篇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杂志上发表的刑法学方面的论文。内容既涉及卖买妇女、挪用公款、贿赂等现实犯罪问题,又探讨了犯罪因果关系、自首论等理论问题,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龚明礼 ·法学文集 ·32.9万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编 ·法学文集 ·20.8万字
QQ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