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从国内外总体情况来看,研究民事错诉的范围比较狭窄,研究的深度还严重不足,我国司法实务界对民事错诉认识的态度还相当保守。这表明了民事错诉的理论还不够成熟,尚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在我国民法典的起草过程中,由王利明教授和梁慧星教授分别主持起草的“中国民法典侵权行为编草案建议稿”中,都曾将民事错诉行为列为侵权行为之一。遗憾的是,有关民事错诉的相关规定没有出现在正式公布的民法典中。这恐怕与民事错诉的研究不够彻底有一定关系。
吕中行 谢俊英 ·诉讼法 ·25.5万字
本教材是国内知名法学学者陈瑞华教授的第一本教科书。本教科书的特点在于,以个人独著的形式体现了作者多年来在刑事诉讼法领域的研究成果,使教科书具有了高端学术含量,体现了思想性、前沿性、实践性。本教材汲取同类教材特别是国外优秀教材的经验和精华,同时具有中国当下的问题意识,整合基础理论与前沿问题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反映刑事诉讼法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教材不仅适合法学本科、研究生学习,也非常适合公检法系统和从事刑事领域工作的律师学习之用。本教材根据2012年新的《刑事诉讼法》撰写,相信面市后会是市面上最新、最权威的刑事证据法教材。
陈瑞华 ·诉讼法 ·32.2万字
《证据法要义》讲述了:“法学名师讲堂”汇集中国顶尖法学学者联手撰写经典教材。名师倾毕生所研精妙于一书,传道授业,引领学子进入法学世界自在修为,一册在手,受益终生。
张建伟 ·诉讼法 ·36万字
本书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与基层百姓利益攸关,容易产生纠纷的调解,如婚姻纠纷、家庭纠纷、邻里纠纷、物业纠纷、侵权纠纷、劳务帮工纠纷等的调解要点与技巧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以期引导在基层的法律工作者、社会贤达人士及当事人在化解纠纷时能够正确适用调解制度,采用科学合理的调解策略,公平有效地化解纠纷,从而为建设和谐社会做贡献。
唐素林 ·诉讼法 ·29.6万字
陈瑞华老师在超过十年的时间里,专注于刑事辩护的研究,致力于推动中国刑事辩护制度和实践的发展。本书即是陈老师关于刑事辩护的十年潜心力作。本书结合大量案例,分析了刑事辩护的经验、智慧与未来发展的趋势,权威讲解了中国式的刑事辩护:刑辩如何展开?法官如何说服?风险如何防范?并总结了申请、阅卷、调查取证、质证等的艺术,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刑事辩护理论,比如专业化过程理论、战略威慑理论、阶梯理论、黄金救援期理论等。
陈瑞华 ·诉讼法 ·22.2万字
本教材分“总论”、“证据论”、“程序论”三大篇,分别阐述了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以及从立案到执行各个阶段的程序;二十二章中,每一节下均由“案例思考”导入正文,并在章后附拓展阅读和思考题版块,从而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各章节的内容。
曾友祥等 ·诉讼法 ·48.6万字
陈瑞华教授近年来专注于刑事辩护的专题研究,相关成果在律师领域取得了极大反响。本书是对刑事辩护理论问题的深度探讨,结合2012年《刑事诉讼法》的修订,对无罪辩护、罪轻辩护、量刑辩护、程序性辩护、证据辩护等辩护类型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刑事诉讼和辩护理论。本书适合全国广大的律师读者阅读(全国几十家省级律协,除了西藏、新疆等极个别律协,作者都给他们做过培训,在律师界有广泛的影响),也适合刑诉法领域老师和学生阅读。
陈瑞华 ·诉讼法 ·26万字
《执行规范理解与适用——最新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保全、执行条文关联解读》结合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最新修改,针对执行部分的相关条文进行了关联对应解读和适用指导,本书作者权威,编写人均为最高人民法院参与司法解释起草工作的法官,有利于全国各地法官、律师深入学习正确在司法实践中适用执行的相关法律规范,解决实践中的疑难问题,统一裁判标准。
江必新 ·诉讼法 ·46.6万字
本书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本科学生相关课程的指定教科书。本教材以诉权与审判权的关系为主线,分别对民事诉讼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基本制度、辅助和保障性制度以及诉讼程序、非讼程序、执行程序、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等进行了理论、规范和实践三个层面的阐释,在对民事程序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进行揭示的基础上,本教材着重对程序与程序之间、制度与制度之间、程序与制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并结合民事诉讼法学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更新,对新增型、修正型、删除型内容给予了专门解析,从而保障了本教材的体系性、前沿性和完整性深受全国其他高校的法律院系师生的垂青和关爱,成为该领域的经典教材。
刘家兴 潘剑锋主编 ·诉讼法 ·40.8万字
本书以我国最新的民事诉讼法典及现行有效的司法解释为基础,完整、系统、准确地阐释了民事诉讼法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及民事诉讼制度与程序的运用,充分反映了国内外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成果。每章均设置了学习目的与要求、思考题、参考文献等,使本书同时具有体系完整、重点突出、启迪思维、拓展知识的功能。
蔡虹 ·诉讼法 ·43.3万字
本书为刑事诉讼基本理论和司法制度前沿理论研究。在刑事诉讼基本理论研究部分,作者在充分吸收法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未来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的发展趋势、主要研究课题以及在研究中应当注意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述;对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基本思路、刑事诉讼中司法资源配置和刑事司法政策以及司法权、检察权、警察权、辩护权和司法改革的基本理论和运作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了准确、透彻的解释和评价。
陈卫东主编 ·诉讼法 ·37.2万字
本书在2012年5月出版,首印6000册,目前已无库存。本书在刑事诉讼实务界获得了广泛的好评。鉴于新刑事诉讼法将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目前两高三部委正在抓紧制定实施细则。我们拟邀请两位作者就实施细则再进行一次谈话,增补到书稿中去。同时鉴于对首印的装帧设计不很满意,我们准备再版更换封面设计和装帧形式,力争把本书打造成一本可以长销的律师必读书。
田文昌 陈瑞华 ·诉讼法 ·32.4万字
本书主要围绕如何提升调解员的综合素质,展开全面、系统的研究。调解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理念原则、多样的制度规则和丰富的经验技巧,这意味着其可以也应当作为专门的学科予以研究与介绍。然而,我国当前仅有少量以人民调解学、调解法学和调解技巧为主题的调解教材,存在研究视野狭窄、研究内容局限、研究方法单一等问题。因此,《调解学教程》试图构建科学的调解学科体系,为调解研究与教学培训提供强有力的教材支撑。本书的主要特色在于:其一,研究视野开阔。本书既有古今调解发展的纵向梳理,对我国传统调解与现代调解的背景、理念、主要内容和伦理规范等进行了系统地阐述;又有国内外调解的横向比较,对西方调解的发展历程与实践现状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其二,研究内容丰富。在理论部分,本书创造性地提出了调解学独特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对各类调解制度的性质、主体、适用范围等进行了准确界定,并深入地分析了中国调解的时代挑战与发展趋势。在实务部分,本书详细介绍了调解的方式、方法与技巧,保障了教材的实用性。其三,研究方法多元。本书运用了法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跨学科方法,充分彰显了调解学的学科交叉性。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将心理学原理运用到调解的各个环节,以及使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揭示调解的机理。
廖永安 ·诉讼法 ·23.3万字
本书是“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刑事诉讼法》的配套辅导用书,按照教材的章节安排了同步练习题,帮助学生切实掌握课程内容,真正把专业知识学好。每章都设有名词解释与概念比较、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与深度思考题等题型。这套“练习题集”还考虑到了法科学生通过司法考试和考研的需要。从历年国家司法考试的试题中精选了部分经典的试题,帮助学生了解司法考试的难度、角度和形式,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复习。从一些法学名校历年考研试题中精选了部分试题,另外,专门设计了一个“论述题与深度思考题”栏目,以拓展学生学术视野,对考研的同学掌握论述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亦有较大帮助。除了每章的自测题外,全书还专门设计了三套综合测试题。
程荣斌 陶杨 ·诉讼法 ·38.7万字
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的案件既有很强的实务指导价值,也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已为法律界所公认。鉴于此,本书精选了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近三年来代理并胜诉的由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民商事案件,涵盖合同、知识产权、票据管辖权异议和执行等案由,并在充分解读判决书或裁定书原文的基础上,从个案中抽象出可适用于相同类型案件的裁判观点,借此可以帮助读者领悟最高人民法院审判中运用的裁判方法、体现的裁判尺度、蕴涵的裁判价值。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编著 ·诉讼法 ·37.2万字
《金钥匙系列·常见纠纷法律手册(第四版):民间借贷纠纷实用法律手册21》紧扣需要,用丰富案例和疑难解答,帮读者轻松掌握纠纷,解决法律知识;文本标准,所收录的文件皆为国家颁布的法律、行政法规等正式文件,并标明公布文号及实施日期;内容实用,由专业人士精心编辑,通过图表、应用脚注等方式为纠纷解决提供全方位信息;快捷有效,实用附录和图书内容完美搭配,有效避免读者在解决纠纷过程中走弯路。
汪华亮 ·诉讼法 ·40.3万字
本书在对司法权的性质进行全面反思的基础上,讨论了司法裁判的行政模式、审判委员会制度以及检察监督制度,对这些司法制度的深层问题进行了分析。本书从“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刑事政策入手,对长期存在的“义务本位主义”刑事诉讼模式进行了理论总结,讨论了这一模式对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广泛影响。针对中国刑事诉讼程序所面临的实施困境,本书还讨论了回避和管辖变更、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卷移送、事实审重构、法院变更起诉罪名、留有余地的裁判方式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富有解释力的理论思路。最后,本书结合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的律师法难以实施的问题,对中国“立法推动主义”的制度变革道路作出了评价,并对那种自生自发的“司法推动主义”的制度试验模式进行了展望。本书倡导一种“以世界眼光研究中国问题”的研究思路,强调既要避免过于主观的法学移植主义,又要克服那种动辄提出立法建议的法对策主义,主张将制度层面的问题转化为理论问题,从而作出学术上的贡献。
陈瑞华 ·诉讼法 ·31.9万字
《民间借贷操作指引与纠纷解决》按照“基本原理”“实务难题”“案例精析”“法条索引”的体例进行架构,力图为民间借贷的规范操作提供指引,并对实践中经常遇到的实务难题提供解决方法。同时,通过律师对相关真实案例的点评和分析,揭示实践中纠纷多发风险点,展现法院对民间借贷案件的裁判思路和观点,为民间借贷纠纷的预防与解决提供指导。
陈兴良 ·诉讼法 ·33.5万字
该书立足于民事诉讼程序,分四大编、十四章,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审判要览》发布的热点案件实例,讲授了民事诉讼程序中的具体实务问题;四大编包括:民事诉讼业务的承揽、一审民事诉讼实务技巧、二审民事诉讼实务技巧和再审民事诉讼实务技巧;具体内容上,涵盖了接待当事人、签订代理合同、证据的收集、诉讼文书的撰写等。该书一方面能够满足高年级学生对民事诉讼法学以致用的需求;同时也能够满足初入职场的年轻律师自我学习之用。
王学棉 李倩 ·诉讼法 ·21.5万字
作者通过选择若干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基层法院和中级法院,深入司法实践,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法官访谈、召开小型座谈会、司法实践观摩、收集统计数据、查阅案卷和法院内部刊物等方式,全方位地对所选取的民事诉讼制度专题展开实证考察,并在进行必要理论阐释和制度反思的基础上,进而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与路径选择。
廖永安等 ·诉讼法 ·36.9万字
QQ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