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山海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奇书之一,据说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山海图”流行于世。《山海经》分《山经》五卷和《海经》十三卷,虽仅有三万一千余字,但其内容涉猎甚广,从天文、地理、传说、神话、宗教,到种族、动物、植物、矿产等,包罗万象,体系庞大,堪称我国古籍中的百科全书式的著述。然而,由于它所述多奇诡怪异,常被人斥为荒诞不经。
佚名 ·史类 ·10.4万字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分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韩震主编 ·国学普及读物 ·4.3万字
"本书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以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名著、文学经典。《史记》共130篇,五十二万字,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部分,记事上起轩辕黄帝,经唐虞夏商周至秦,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计两千多年的历史。本版本由马彪进行导读及注译,注释力求简练,译文通俗贴切,部分段落附有“赏析与点评”,对经典进行适当引申,启发读者思考。书末附有《名句索引》,便于读者检索参考。"
马彪导读及译注 ·国学普及读物 ·15.2万字
这是中国古代的三种幼儿启蒙读物。《三字经》是一部小型通鉴纲目,上自天文地理,下至诸子百家,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是历史、社会、人生的百科全书。《百家姓》集中国常用姓氏之大全,为人人必读,家家必备的常用书籍。《千字文》是一千四百多年前,前朝才子周兴嗣编撰的一篇奇文,构思巧妙,寓意于理。
轶名 ·国学普及读物 ·7.9万字
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姬昌编著的《易经尚书》用现代白话对其进行了详尽而又明白的解说。《尚书》是古代的重要文献,西汉武帝时被列为儒家五经之一,是士子科举进身的必读之书。本书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商)姬昌 (春秋)孔子 ·古籍整理 ·24.5万字
《石头记》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之作,从传抄面世之初,各个抄本上都保留了大量的朱红色批语,一些重要的传抄版本上题有《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字样,所以后人便称这些早期的《红楼梦》抄本为“脂评本”或“脂批本”。
(清)曹雪芹 脂砚斋评 ·集部 ·69.6万字
我们这本《孙子兵法》,兼采众家之长,由原典、注释、译文、名家注解、解读五个部分组成。原典保留了经典原著的核心内容,可以让读者领略《孙子兵法》的原典精华。注释、译文这两部分是将原典翻译成白话文,让读者更直接地理解原典的意思。名家注解、解读则是进一步阐述这些兵法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现代社会复杂多变,需要我们掌握和运用更多的方法和策略,而《孙子兵法》所揭示的原理就非常适合这些需要。在本书中,我们不是枯燥地讲道理,而是通过分析案例,帮助读者加深对《孙子兵法》的领会。我们分别从军事、商业两个方面进行解读,内容兼具实用性和典藏性,是一本适合各行各业人士借鉴学习的普及读物。
孙武 ·国学普及读物 ·14.2万字
本书是一部上至治国安邦的经国大略,治军作战的用兵良策,决讼断案的明察睿智;下至治家理财的精明算计,立身处世的生活锦囊,逢凶化吉的机敏权变;甚至于宠宦奸臣的阴谋诡计,损人利己的狡黠小慧,无所不包的奇书。
(明)冯梦龙 ·子部 ·48.6万字
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宋朝朱熹将其列入“四书”,是文人士子参加科举进入仕途的必读书目。《论语》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有着无可比拟的重大影响。
陈耀南 张燕婴 ·国学普及读物 ·12.5万字
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及浪漫主义文学源头。朴素的言辞,还原激扬悲慨的民风;敬畏的情思,激荡豪迈徜徉的英歌;旖旎的心绪,歌咏唯美温柔的多情。
屈原 ·集部 ·3.2万字
"本书是禅门的根本宝典,其中“见性成佛”的思想是促使佛教中国化的基石;“心性”学说对宋明两代理学家的思维方式和思想内容影响巨大;通俗易懂的宣教方式使《六祖坛经》成为中国第一部白话文学作品。西方人瓦茨氏(AlanWatts)因而将《六祖坛经》看成是“东方精神文学的最大杰作”,而近代国学大师钱穆将之与《论语》、《孟子》等书并列,本书成为探索中国文化的必读经典之一。"
净因法师导读及译注 ·国学普及读物 ·12.7万字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四种被广泛认为最具有代表性、最优秀的蒙学读物。这些中国古代启蒙教育的经典教材,主要学习内容是识字背诵,培养识字书写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历史上发挥了普及文化知识、加强道德教育建设的重要作用。本书广泛参考、借鉴了国内新近出版的蒙学类著作,吸取众家之长,每篇蒙学经籍前都加有导读说明,便于读者了解该典籍的文化背景与主旨。内容兼有实用性和典藏性,适合国人借鉴学习。
(宋)王应麟等 ·国学普及读物 ·13.5万字
《四书五经入门》是儒家思想文化的重要核心载体,是中华民族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经典中蕴含了华夏先哲的智慧,记述了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本书内容涉及历史、哲学、文学等诸多方面。四书五经自南宋定名后一直延续至今,影响极为深远。阅读本书,既可修身养性,又可增智广识,还可立德励志。本书在参考多个版本的基础上,对四书五经进行精编精选,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读者扫除了字、词、句等阅读障碍。原汁原味的再现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生活以及人物的情感、精神风貌。对于文章中难以理解的部分,更做出了详细解释,让人一目了然。
季风 ·经部 ·13.3万字
"本书无论是“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时俗之谬”,“罔不折衷古今,会理道焉,是可范矣”,还是“读之而不知兴起者”,它都把家庭教育放在“修齐治平”这个至高的位置,这与当代家长以“消费意识”要求学校包办学生顺利升学、建立良好操行的观念是迥然不同的。本书在今日的意义,不仅仅是规范世人,振奋人心,更重要的是向世人展示家庭对道德与教育的主动承担。"
李小杰导读 檀作文 ·国学普及读物 ·16.9万字
《易经》,即《周易》,是一部被视作代表儒家思想的重要文学经典,在内容体系上,分为《经》和《传》两个部分。作为中国古代先民思想与智慧的结晶,《易经》已成为中国传统思想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理论的重要根源,也成为古代帝王治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其中的大部分思想,对于现代人的生活,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表现上是占卜,实际上是在以占卜为载体,阐明治学修身的道理。
于海英译注 ·国学普及读物 ·8.7万字
《增广贤文》内容广泛,从礼仪道德到典章制度,从天文地理到人生哲学,几乎囊括中国文化的精髓;作为传统的蒙学读物,它长句和短句交错排列,灵活多变,形式多样,读来朗朗上口,让人记忆犹新;它又是一本格言集,融汇了诸子百家、历代文人的名言警句,句句闪耀着中国人思想智慧的光芒!
(明)佚名 ·国学普及读物 ·6.8万字
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中华姓氏的起源、类别、特色、郡望和堂号,以及中华百家姓。
李思默编著 ·国学普及读物 ·2.5万字
明隆庆六年初刻版《传习录》是后世《传习录》的母本,因未经后人妄改,拥有极高的权威性和珍藏价值,被已故哲学家陈荣捷先生称为“最完备而可靠”的版本,是阳明心学的首选读本。《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宗师王阳明的论学语录和书信集,集中体现了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是了解阳明心学最经典的入门必读书。
(明)王阳明 ·经部 ·21.6万字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由吕不韦主持,其门客编订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传世名作,全书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文章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集中体现了吕不韦的思想。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遗文逸事和诸子百家思想,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战国)吕不韦 ·古籍整理 ·12.2万字
在现代纷繁复杂、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读上一本既能获取知识、启迪心智,又能丰富想象、开拓视野的好书是一件令人向往的事情。《山海经》就是这样一本能让你受益良多的好书。由于这部书年代久远,文字艰涩难解,许多读者由于文字的障碍,不能领略《山海经》的全部风采。于是我们把全书译成白话文,并加以注释,选配了大量不同时代的《山海经》的插图,便于读者观赏和阅读。相信本书的出版,会对广大《山海经》爱好者有所助益。
傅硕译注 ·史类 ·18.9万字
QQ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