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学的力量
会员

在这本书中,《魔鬼数学》作者、数学家乔丹·艾伦伯格带领我们展开了一场海阔天空的探索之旅,旅程的终极意义是:通过发现几何学的力量,我们能够更好地思考每一个现实问题,重新认识我们身边的世界。一根吸管有几个洞?尼姆游戏的必胜玩法是什么?数字货币交易中的公钥和私钥是怎么生成的?我们如何做才能阻止一场流行病肆虐世界?人工智能在学下国际象棋方面得心应手,而在学习朗读句子方面却力不从心,这是为什么?古希腊的黄金分割比能用来预测股票市场的走势吗?如果你的孩子真想学会思考的方法,他们应该在学校学些什么?所有这些问题都跟几何学有关,千真万确。对大多数人来说,几何学是一门充斥着枯燥刻板习题的课程,高中一毕业,它就和你的牙套、你曾经追过的流行歌曲一起,被扔进了“故纸堆”。当提起几何学时,如果你首先想到的是如何通过一系列步骤证明关于三角形的某个显而易见的性质,那么这并不是几何学,而只是几何学的很小一部分。打个比方,三角形之于几何学,就好比一个动词之于一部精彩的小说。这本书揭示了一些重要的科学、政治、经济、哲学、医学、信息技术、生物学等问题背后的几何原理,而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无法视而不见的。

(美)乔丹·艾伦伯格(Jordan Ellenberg) ·科学世界 ·24.3万字

复杂生命的起源
会员

地球生命在地球形成约5亿年后就已出现,然而在这之后的20亿年内,生命一直停滞在简单的细菌水平。在大约20亿~15亿年前,一种拥有精细内部结构和空前能量代谢水平的复杂细胞一跃而出。这份复杂性遗传给了大树和蜜蜂,也遗传给了人类中的你和我。我们与蘑菇有着天壤之别,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又如此相似。从有性生殖到细胞衰老再到细胞凋亡,复杂生命共有的一套细胞特征在不同的物种间有着惊人的相似程度。生命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在40亿年的漫长岁月中,从简单的细菌到令人敬畏的复杂生命,这样的演化飞跃事件为何只发生了一次?不得不承认,在生物学的核心地带,横亘着一个巨大的认知黑洞。生命究竟为何沿着这么令人困惑的路径演化?生物化学家尼克·莱恩从生物能量角度,交给了我们一把有望解开生物起源之谜的钥匙。怪异的生物能量生产机制从各方面限制了细胞,而一次罕见的一个细菌入住到一个古菌体内的内共生事件,打破了这些限制,使得复杂细胞的演化成为可能。看似偶然发生的单次事件,却因为能量的约束而必经一种演化历程,许多最重要也最基础的生命特征,也由此可以通过基本的生物化学规律进行推断。我们在演化过程中取舍权衡生殖力和年轻时的健康,换来衰老和罹患疾病的代价。生命的起源、人类的健康乃至生死,都可以从能量角度重新发问。

(英)尼克·莱恩 ·生物世界 ·22.4万字

太空生活什么样

太空生活什么样?这个问题令许多人好奇不已。为什么在太空中打个嗝很麻烦?为什么“有屁不放”可能会致命?宇航员们怎么上厕所,怎么睡觉?什么是“反梦”?太空中有没有上下左右?所有在地球上微不足道、习以为常的小事儿,在太空中都需要小心翼翼,都需要复杂的技术支持。《太空生活什么样》一书根据在太空生活过的宇航员们的采访资料编纂而成,包含60篇真实有趣的太空小故事。或是滑稽好笑,或是古怪诡异,但每一个故事的主人公都令人肃然起敬,每一个小故事都是他们面对太空未知任务和挑战时的真实记载!这本书不仅能满足孩子对太空生活的好奇心,更是在提醒我们,航天航空职业的意义不仅仅是在太空观赏美丽的蓝色星球,也不仅仅是进行激动人心的微重力科学实验。正因为航空航天工作者们时间与青春的慷慨奉献,因为他们在空间站克服种种困难的勇敢、乐观与坚定,才有了今日宇宙探索活动稳步、坚定地向前推进!作者阿丽尔·瓦尔德曼和插画师布莱恩·斯坦福联袂创作,共同将《太空生活什么样》(What’sitlikeinspace?)这本太空科普,打造成一本拥有时尚艺术感,可供孩子随时翻看的太空情景故事汇。这里的每个故事都很短、都很逗!每个故事都能激发孩子的对未来太空生活的好奇与向往,甚至能给他们带来身处太空看地球的感受,体会换位思考的意味。

(美)阿丽尔·瓦尔德曼著 布赖恩·斯坦福绘 ·宇宙知识 ·1.6万字

QQ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