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易经白话全译正鉴于此,我们择取古本、兼采众本,精校精审,荟萃众家之长,采用文、白对照的形式编成。《易经》的六十四卦详解,是全书主体。按经上、经下分为两章,每卦独成一节,各节皆有原文、译文、解读,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或可先窥其门户,后登其堂奥,由浅入深,从而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本书在保持了传统《易经》的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努力为读者提供可以深入阅读的平台,以期让每个读者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读出属于自己的一本《易经》。
文史哲 ·中国文化 ·19.3万字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先秦时期老子的作品。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故后人合而称之为《道德经》。全文约五千字,文字简练,晦涩难懂。近代古文家叶玉麟先生为《道德经》作注,出版《白话译解老子道德经》,通俗易懂、可读性强,是释读国学经典的典范,当时受到欢迎,可惜后来湮没无闻。本书对该书重新出版,对内容做了一些校正,以适合当下普通读者的阅读需要。
老子 ·中国文化 ·3.5万字
本书编著者于浩如烟海的史籍中寻找蛛丝马迹,苦心孤诣,搜集钩沉了千百年来具有不传之秘的数百种绝技,例如赝古、识宝、炼金、养生、美容、测字、武功、修炼等种种绝术奇技。大至俯仰天地、神机妙算,小至安神祛病、除虱灭疥,处处深埋玄秘,个个藏匿机巧,其内容在今天仍有宝贵的借鉴意义。《中国古代奇技淫巧》是一本中国传统文化介绍。
杨钧编著 ·中国文化 ·19.5万字
本书一直为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究,现又成为当代商家的必备之书。它所揭示的智谋权术的各类表现形式,被广泛运用于内政、外交、战争、经贸及公关等领域,其思想深深影响今人,享誉海内外。
李奎编著 ·理论 ·12.5万字
本书是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为美国政府提供对日决策而作的研究报告,但出版后,却引起轰动,被译成30多种语言,行销100多个国家,成为现代日本学的开山鼻祖。是了解日本人的最佳读本,解析日本民族根性的权威著作,全球人销量超过3000万册,历任美国总统的必读之书。《菊与刀》解析日本民族根性的权威著作,历任美国总统的必读之书。
(美)本尼迪克特 ·各国文化 ·17.2万字
《六韬》《三略》是反映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重要著作。《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是一部集先秦黄老道家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三略》相传为汉初道家隐士黄石公所著,它与前代兵书不同,是一部专论战略的兵书,尤其侧重阐述政略。《六韬三略全鉴》汇集了两部兵书的内容,对其原文进行了注释和翻译,有助于作者更轻松地阅读和理解。
(周)姜尚 (汉)黄石公 ·中国文化 ·11.2万字
《孙子兵法译注》的内容,包括黄朴民老师对《孙子兵法》的题解、注释、翻译、札记和附录等。其中题解概括了各篇的中心思想,并分析了其内在的理论逻辑和基本特色;札记是黄朴民老师对《孙子兵法》的一些独到心得;附录则有郑友贤的《十家注孙子遗说并序》,《史记》孙子本传,以及历代名家评孙子。其《孙子兵法》原文的底本选用了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出版的影宋本《十一家注孙子》。
孙子著 黄朴民译注 ·文化研究 ·15.2万字
《诗经》最早称称《诗》或《诗三百》,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据传经孔子整理编纂,后来儒家把它尊为经典,称作《诗经》。《诗经》大约编成于春秋时期,共收集诗歌三百零五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伦理、天文、地理、风俗、文艺等诸多方面,开辟了中国诗歌现实主义创作的源头,被誉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诗经》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光辉的起点。
韩震主编 ·中国文化 ·5.6万字
《易经》被称为无字天书,其本源和精髓在于无字部分,即阴爻、阳爻,这不仅是卦的基本符号,也是宇宙的基本符号。本书与古今中外对《易经》的各种解读区别之处在于,作者提供了一个全新解读《易经》的视角,即提出了阴阳比的概念。作者通过反复推演,算出各个卦系的阴阳比,揭示了宇宙中各个层次都有一定数的阴阳体,因阴阳比不同,阴阳体也各不相同,但在每个层次的总体上,所有阴阳体是对称和平衡的,同时也是对立和互补的。本书适合对传统文化感兴趣者阅读。
谢文纬 ·中国文化 ·9.9万字
本书为荣格对道家经典《太乙金华宗旨》的长篇评述,为东西方思想深度碰撞的经典著作。20世纪20年代,德国著名汉学家卫礼贤将《太乙金华宗旨》译成德文,荣格读后大为赞叹,声称此书帮他解决了研究集体无意识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如荣格所说,中国用朴素的语言揭示出深刻的真理,带来了金花的优雅芬芳,使西方人对于生命和道有了新的感受。
(瑞士)荣格 (德)卫礼贤 ·文化研究 ·6.3万字
对我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坏处:首先,会大大妨碍我们了解自己祖国的历史。其次,会使我们对生活中许多和传统文化有关的现象感到费,解。此外,不懂文化常识,还可能使我们在许多场合“出糗”。为了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丰富的文化常识,扩大自己的文化视野,《每天读点文化常识(插图典藏本)》选取了读者感兴趣又实用的文化常识,内容丰富,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涵盖了在生活中及与人交往谈话中所能涉及到的几乎所有领域,如天文历法,民族地理,王朝皇族,官制法律,礼仪宗法,军事兵器,宗教风俗,饮食器用,建筑交通,文化艺术,医药科技等。
邓多编著 ·理论 ·18.9万字
读《菊与刀》,可以让你全面精确地了解日本和日本人一些奇怪的行为。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会取得成功?日本人为什么要发动战争?他们是如何在战后迅速崛起的?日本人为何彬彬有礼而又倨傲蛮横?为何严谨恭顺而又放荡恣肆?为何顽固守旧而又勇于改革?他们为何既可以为天皇和国家剖腹又为何迅速停止抵抗成了美国的小弟?读《菊与刀》,还可以让你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中国和我们自己。无论怎么说,日本文化曾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日本人对于传统的感情和态度与同样处于新旧、东西、文化冲突的中国人有着相似的情绪,而日本人是如何对待他们的传统的?他们坚决捍卫的是什么?毫无顾忌地抛弃的又是什么?他们接受西方的是什么?
(美)本尼迪克特 ·各国文化 ·18.7万字
本书写于1942年。作者用十三篇文字要言不烦地介绍了华夏民族文化,数千年文化典籍的精粹,经这本小书提纲挈领,娓娓道来。本书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战国策》、《史记》、《汉书》、“三礼”“春秋三传”“四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篇,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全书对经典的梳理与讲解,不仅知识上简洁精辟,文字上更是白话文通俗流畅的典范;让读者对古文更为亲近、熟悉,从而启发读者的兴趣,是读者概览中国古典文学的不二之选。
朱自清 ·中国文化 ·6.4万字
本书内容取材自中国经史子集中有关妖怪的记载,包括《山海经》《子不语》《酉阳杂俎》等,广泛参考现代学术研究,以白话的形式,演绎为故事或整理为档案。全系列总计数百种妖怪,分为山精、水怪、巨兽篇。顺序逻辑由山精、水怪等小物开始,以“巨怪”类别压轴,视野逐渐开阔磅礴,最后以“创世级”做全书的升华。
虫离先生 ·中国文化 ·16.2万字
本书以明刻本为底本,并在原文的基础上,加了精细的注释译文,阐述其微言大义,便于您阅读和理解;还以现代人的视角,在对原著箴言进行经典解读的同时联系当下,意在扬弃封建糟粕,赋予时代新义,为您处理社会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精炼的文字力求妙传其清韵,丰富其内涵,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奋发向上的经典读物。
刘丽云编著 ·中国文化 ·17.8万字
全书较全面系统地记述了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及经验。包括谷类和棉麻栽培,养蚕,缫丝,燃料,食品加工,制盐,制糖等;制造砖瓦、陶瓷、钢铁器具,建造舟车,采炼石灰、煤炭、燔石、硫磺,榨油,制烛,造纸等;五金开采及冶炼,兵器、火药、朱墨、颜料、曲药的制造和珠玉采琢等。对原料的品种、用量、产地、工具构造和生产加工的操作过程等记载都很详细。作者通过实地观察研究,对古代的生产技术成就进行了总结,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明)宋应星著 李经邦译注 ·中国文化 ·16.6万字
《菊与刀》是本尼迪克特的成名作,最初是奉美国政府的命令,为分析、研究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所做的调查分析报告,旨在指导美国如何管制战败后的日本。本书于1946年正式出版,1949年出版日文版,在美国、日本都引起了强烈反响。事实上,美国政府战后对日本的政策和日本相应的反应与本书的分析基本一致,可谓是美国改造、分析日本的指导书。这本书也被认为是研究日本民族性的必读书,是社会科学研究直接运用于政治实际操作的杰出例证。“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
(美)本尼迪克特 ·各国文化 ·17.7万字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手相与面相》对人的手相与面相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分析,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各种新的内容对人的手相和面相进行详尽细致的归类,并加以逐条分析归纳,书中还特别提到国外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而得出的关于人的手相和面相的一般规律,总结出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可以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指导与参考,不再是以往的那些把人的手相和面相与人的命运定数、凶吉绝对联系起来的迷信说法。
金开诚主编 ·中国文化 ·2.9万字
以西方文明的视角,观察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尤其是底层人民的生活,从中发现、总结出中国人的性格,以及中国文化的特质。内容具体、细致、生动,分析透彻,一针见血。
(美)阿瑟·史密斯 ·中国文化 ·19.4万字
《圆觉经略说》是南怀瑾于1983年在台北十方书院讲述《圆觉经》的记录,首次出版前曾陆续在《十方》杂志连载,获得广大读者们的热烈回响。《圆觉经》是了义经,是可以彻底解决人生痛苦烦恼的经典,且经文文字优美。南怀瑾先生深入浅出的讲解,对初学者而言,可作为学佛入门读物;对有心习禅和参研佛法者而言,亦有助益。
南怀瑾 ·中国文化 ·18.3万字
QQ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