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会员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本书是为高等院校本科学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而编写的教材。在北京大学教材建设委员会的支持下,这本教材在2003年被入选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工程立项。本教材的编写吸收了学术界有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方面的很多成果,编写工作得到北京大学教务部和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特别是胡利国副编审为本教材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我们向所有提供支持和帮助的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陈占安 孙蚌珠 ·中国政治 ·33.4万字

人民公开课: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会员

本书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示精神为指导,以总结经验、面向未来、为中国探索长治久安之道为主题,以中国传统治理的历史经验、中国革命的遗产、新中国建设与改革的历程、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总任务为视角,李零、金一南、胡鞍钢、潘维、韩毓海、李稻葵、温铁军、张文木、邓小南、杜晓勤、李玲、张宇、卢周来13位享誉国内外的名师大家,聚焦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回答了“什么是传统”、“什么是我们几千年治国理政的基本经验”、“什么是革命”、“中国革命的遗产是什么”、“什么是我们建设与改革的基本经验”、“为什么新中国发展的前后三十年不能相互否定”、“什么是我们全面深化改革要啃的‘硬骨头’”,权威解读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理论和中国文化,深刻阐述***同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具有强烈的说服力、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本书提出的一系列创新观点,诸如“历代治理之得失”、“从‘东亚病夫’到民族复兴”、“危机治理的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与中国共产党的‘四个三十年’”等,在党政干部、青年大学生及广大读者中产生了强烈反响。这是在北京市委教工委组织的“名家领读经典: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公开课成果结晶,是一门系统了解中国国情、准确把握中国道路选择的入门必修课,是一部生动鲜活的思政课创新读物。

“名家领读经典”课题组 ·中国政治 ·23.6万字

最新章节 第6章 后记 2019-03-01 09:43:55

QQ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