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本书用丰富详实的史料,生动描写了邓恩铭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展现了邓恩铭“穷年忧黎元”的济世情怀与“捐躯赴国难”的革命精神。全书共分十三章,从少年立志、激流弄潮、南湖朝阳、矿区播火、岛城风云、四方工湖、齐鲁狂飘、百折不挠、“我身先死”,他31岁的短暂生命,如燃烧的火焰映红了齐鲁大地,并以壮烈的牺牲在党的英烈册上留下光辉的姓名。
张业赏 丁龙嘉 ·政治人物 ·11.8万字
本书从徐家良先生的个人经历如抗战时期上海沦陷、共和国成立“开国大典”仪式、服从分配参与西部医疗建设、支援配合国家“三线建设”、积极投身“改革开放”以及21世纪新时代等重大历史事件入手,书写了他以医务工作者的专业能力为医疗事业和国家建设做出贡献的丰富一生,见证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城市、社会的变迁,间接呈现了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国的城市史、社会史、迁徙史和生活史。
十年砍柴 ·综合 ·16.7万字
本书从中国红十字会青浦分会及青浦红十字会医院创始人徐熙春(1885—1965)的生平经历入手,以其在沪经商与开展公义事业的事迹为经,以其家庭生活与家人经历为纬,勾勒出在近代上海都市化转型过程中一位江南“县城青年”如何从学徒开始打拼到在上海滩建立起自己的商业版图并主动切入公共卫生事业的路径,真实还原了一代商人慈善家的一生,同时也间接呈现了20世纪中国红十字会的发展历程以及从晚清到民国的时代和社会变迁脉络。
陆轶隽 ·历史人物 ·17.7万字
本书以时间为线索,详细讲述了陈潭秋的一生,为读者呈现了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全书共分十二章,从青少年时代开始,到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央根据地的游击战争、在莫斯科的日子里等人生时期,介绍了陈潭秋的成长与革命斗争事迹,既展现了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一面,也刻画出他坚强革命意志、坚定革命信念、为革命事业奉献一切的作风,同时突出了他在党的创立、党的建设理论等革命理论上的建树。
陈乃宣 ·政治人物 ·19.5万字
“以笔为枪,为救亡而上下求索。书生意气,离群雁仍矢志不渝。”这正是李汉俊一生的真实写照。他精通四国语言,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启蒙者之一;董必武称他是自己的“马克思主义老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评价他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最有理论修养的同志”。本书遵循真实性原则,用生动、客观、精简的笔墨,从李汉俊早年留学日本开始,讲述了李汉俊走出荆楚大地、东渡扶桑,寻找救国思想武器;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积极奔走著述;参加一大会议,并利用自身语言天分,巧与特务周旋,见证创建中国共产党;为工人运动鼓与呼;加入国民党后对共产主义信念丝毫未变,并利用其特殊身份继续为中国为革命事业不懈努力直至牺牲,短暂的、奋斗的一生。
田子渝 ·政治人物 ·14.5万字
他才思敏捷,勤学好问,多才多艺;他胸怀天下,很早就萌发了救国救民思想;他信仰坚定,为实现尽善尽美的共产主义理想而不惜将自己更名为尽美;他悲悯苍生,忧国忧民,最终却积劳成疾,不幸英年早逝……他就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一代英模王尽美。本书真实、完整地记录了英雄模范王尽美短暂而又恢弘的一生,再现了其非凡的人格魅力和精神世界,为今日之我们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丁龙嘉 张业赏 ·政治人物 ·14.1万字
QQ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