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青春版“那不勒斯四部曲”,每位女性都能在这本书里和自己相遇】妙趣横生又偶尔令人心碎的人生故事,记录了女性成长必经的试炼与胜利——从懵懂无知,到跌跌撞撞,再到沉稳自洽……成长中所有的疯狂、笑闹、失落、顿悟,都一一呈现。道尽爱情的酸甜苦辣,友谊的支撑庇护,生活的跌宕起伏。更重要的是,找到那个弥足珍贵的自己。闪耀着智慧与洞见,充满爱心和幽默,各个阶段的女性都能与之共鸣,拥有追寻爱与自我的勇气和希望。
(英)多莉·奥尔德顿 ·自传 ·16.7万字
本书试图真实地、历史地反映司徒雷登的一生,帮助读者对这样一位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做出一个评价。
郝平 ·历史人物 ·30.4万字
汇编第一批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和示范机构典型案例,分为两部分,具有示范和引领的作用。第一部分介绍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推进医养结合工作进展及成效,包括落实党政责任、完善支持政策、提升服务水平、强化监督指导、加强队伍建设、发挥社会效益等方面的做法与经验;第二部分介绍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进展及成效,包括环境设施建设、人员队伍培养、内部管理机制、服务质量控制、服务效果评估等方面的做法与经验。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编著 ·综合 ·34.8万字
本书是著名汉学家,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科罗大多大学亚洲语言与文明系荣休教授柯睿所著的孟浩然传记,是英语世界第一本详细的孟浩然传记。作者结合时序和主题,围绕孟浩然生平与作品做了阐释。本书是英语世界第一本详细的孟浩然传记,作者结合时序和主题,分为序曲、襄阳之地与其传说、旅人视界、朋友交谊、远离尘嚣、法界、仙界、尾声共八章进行讲述。作者试图对历史进行再创造和重新定位,希望以更完整、更贴切的方式向读者介绍孟浩然及其作品,从而更好地评价这位诗人在唐代文学殿堂中的地位。本书对孟浩然诗歌的翻译颇有特色,尽可能忠实地保留了原文的精确措辞、意象和风格,而不是追求译文如天鹅绒般丝滑迷人。
(美)柯睿 ·历史人物 ·11万字
本书为知名海外汉学家阿瑟·韦利所撰写的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传记研究。韦利因古典文学成绩优异获得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的奖学金。全书以时间为顺序,以作品为线索,描绘了李白的生平经历及其诗歌创作成就。尝试着从社会、历史、文化、文学、宗教、伦理等角度对李白的诗歌创作和思想情感进行分析,虽然在道德上对李白提出了批评,但是在诗歌创作的才华、成就和影响上给予了李白极大地肯定和赞赏。
(英)阿瑟·韦利 ·历史人物 ·7.3万字
本书联系中唐的政治和社会背景,以《旧唐书》白居易本传的相关记载为纲,结合白居易及其友人的诗文作品,叙述了白居易的一生。本书属于历史传记,作者坚持言必有据,不会为了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凭空捏造史实或观念。本书在国际上影响颇大,1959年已出日译本,1988年重印,译者为日本著名汉学家花房英树。本书具有较强的出版价值,以海外汉学家视角了解中国古代伟大诗人,有利于增进文化交流互鉴。
(英)阿瑟·韦利 ·历史人物 ·15.1万字
张履祥,作为明清之际的“理学真儒”,他是清初“尊朱辟王”的先驱和“践履笃实”的民间理学代表,在中国儒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第一,张履祥是明末清初“尊朱辟王”的先驱。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他是“清儒中辟王学的第一个人”。第二,张履祥是清初朱子学的先导。唐鉴在《清学案小识》中将他与陆陇其(1630—1692)并列于《传道学案》卷一,也称之“朱子后之一人”。方东树评价“近代真儒,惟陆清献公及张杨园先生为得洛闽正传。”第三,张履祥是清代民间理学的主要代表。研究张履祥对于比较清代民间理学与官方理学之间的差异具有重要意义。第四,张履祥是清初经世实学思潮之中的代表人物,对于阐明中国经世实学思潮的发展历史具有重要意义。第五,张履祥是刘宗周(1578—1645)的重要弟子,与黄宗羲(16l0—1695)、陈确(1604—1677)并称为蕺山门下三杰,但是三人思想差距甚大,代表了蕺山学派的三个方向的分化。第六,张履祥是清朝从祀孔庙的九人之一,于同治十年从祀孔庙,“其位次在东庑先儒孙奇逢(1584—1675)之次。”本书基于史料和地方志,讲述桐乡人张履祥的生平经历、学术成就、生活趣闻、交游情况,述评这位儒学大家的一生,展现桐乡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张履祥脚踏实地的人格、学风。
张天杰 ·历史人物 ·29.9万字
QQ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