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孤独: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对彼此却不能更亲密?

《群体性孤独》将电子文化的两大趋势在过去15年中的新变化、新发展进行了新的阐释,将焦点集中在年轻的“电子土著”身上,这一代人的成长伴随着手机和智能电子玩具。如今的我们既缺乏安全感、却又渴望亲密关系,因此才求助于科技,以寻找一种既可以让我们处于某种人际关系中、又可以自我保护的方法。作者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如果我们既要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又要摆脱信息技术导致的孤独,就必须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一方面,我们要学会独处,体会独处带给人们的好处;另一方面,朋友、亲人要更多地坐在一起,面对面谈话、讨论。你是否也熟悉这样的场景:家人在一起,不是交心,而是各自看电脑和手机;朋友聚会,不是叙旧,而是拼命刷新微博、微信;课堂上,老师在讲,学生在网上聊天;会议中,别人在报告,听众在收发信息。所有这些现象都可以归结为“群体性孤独”——我们似乎在一起,但实际上活在自己的“气泡”中。我们期待他人少,期待技术多。不间断的联系,是否让人类陷入了更深的孤独?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学教授雪莉·特克尔为了研究人与机器人之间的互动,15年来深入两家养老院,对200多人进行了实地研究;为了研究人们的网上互动,与7家中学合作,收集了450名中学生的一手研究资料。她通过研究发现,信息技术在给人们带来沟通便利的同时,也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弱化,有些人甚至因此而丧失了面对面交流的能力。特克尔认为,人们发短信、发邮件,上社交网站,玩电子游戏,从形式上看人们之间的联系似乎更轻松、更密切,但实际上却更焦虑、更孤单。

(美)雪莉·特克尔 ·社科总论 ·27.4万字

秘书工作手记(套装共2册)
会员

《秘书工作手记——办公室老江湖的职场心法》本书凝聚了一个从业多年、仍战斗在办公室工作一线的小秘书的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思考成果。它不是以往或粗制滥造、或板着面孔、或不说真话的职场书,而是敢于揭露职场真相的真实手记。它说真话,告诉你职场到底有什么规矩:你不经常找领导汇报,领导就是不高兴;你写文章不懂得研究借鉴,就是写不好;你老在微信上问“在吗”,别人就是讨厌你。职场规矩就是这样,你看清楚了,就能绕开雷区。它说人话,用口语化的、轻快活泼的字句来组织文章。坚决杜绝四六句、对仗句,坚决抛弃“一要二要三要”的俗套,怎么想的就怎么写,怎么做的就怎么写,怎么直观好懂生动就怎么写。它想真切而直白地告诉你,身在职场,如何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如何培养办公室工作人员素养?如何在办公室搞好沟通?如何写好公文?如何安排好宴请?如何组织好会议?如何高效办公?它是新潮、好用、深度的办公室实操宝典,讲的是做人、办事的办公室故事;它想带你领略在办公室风生水起的最大秘密——不是投机取巧,也不是尔虞我诈,而是,办公室工作看上去全是繁琐和重复,但想要做好它,想要实现作为大机器中一颗小零件的自身价值,只能靠我们用一种“匠人”的心态和精神去琢磨、去学习、去思考、去精进,最终把手头平淡无奇的活计做成一门手艺。《秘书工作手记2:怎样写出好公文》之前从没有出现过这样一本公文写作书。它是第一本真正教你“怎样写”的公文写作书,不是罗列“优美、简洁、严谨”这类标准,而是手把手教你一步步写;它是第一本不唱高调的公文写作书,不谈远大理想,而是实事求是告诉你工作中什么样的文章才能过关;它是第一本把互联网思维放在极端重要位置的公文写作书,不回避网络,而是坚信现在写稿子写得好的人,就是搜索引擎用得好的人;它是第一本举例完全贴近实践的公文写作书,完全放弃华而不实的诗词歌赋,例子都是最近最新的公文素材和范例;它是第一本特别不待见堆积范文的公文写作书,没有一篇完整的范文,但教给你精准找寻范文、充分利用范文、深刻改造范文的神奇法门;它是第一本文风清奇的公文写作书,说好话讲公文,直接把干货晾出来,你拿走就是。同时它也是第一本关心笔杆子成长发展的公文写作书,在这里,写公文不是目的,写是为了成长,是为了发展;写是铺路石,是垫脚砖。在这本书里,写文章不是什么“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只是一项与我们须臾不离的工作内容。这本书可以帮助你更轻松、更快捷、更精美地写出让领导满意的公文。希望你看完这本书,不但能写出合格的稿子,或许还能有时间陪陪孩子、看看闲书,拥有自己更丰富的业余生活和精神世界。

像玉的石头 ·社科总论 ·36.6万字

QQ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