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雪莱诗歌研究》从雪莱诗歌中的神话隐喻视角切入,对雪莱诗歌尤其是他的长诗和诗剧中与意识形态、权力、权威和暴力、君主制、共和制等相关的内容及其艺术特征进行了梳理、分析和讨论,并探讨神话在雪莱的诗歌里是如何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或手法来展示政治主题的。雪莱诗歌中神话的独特运用使得他的诗歌颇具革命性、战斗性和反叛精神,在与西方政治、哲学和社会思潮相呼应的同时呈现丰富多彩、跌宕起伏的艺术魅力。
曹山柯 ·外国诗歌 ·32.9万字
本书基于广义田园诗概念,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包括英译古典牧歌在内的英国历代田园诗的多维空间特征,为读者呈现出一个诗意的、融理想与现实为一体的矛盾空间——田园乌托邦,揭示了田园诗以矛盾空间纾解人类社会心理矛盾的内在机制。
姜士昌 姜承希 ·外国诗歌 ·19.1万字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WaldoEmerson,1803—1882)是十九世纪美国超验主义思想家、散文作家、诗人。他认为,诗人是“见者”“言者”“先知”和“语言创造者”,是具有代表性的人,唯有诗人才能刻画自然并揭示真理,因此,他素有“诗人—哲学家”的美称。本书为了纪念爱默生220周年华诞(2023年5月25日),进一步推动国内外爱默生诗歌创作与诗学理论研究而推出,是国内第一部爱默生诗歌选集的中文译本。共收录爱默生诗歌192首,其中包括他生前出版的《诗集》(Poems,1847)、《五月节与其他诗篇》(May-DayAndOtherPieces,1867)和《诗选》(SelectedPoems,1876)三个诗集中的全部诗作以及尚未收入这些诗集的诗篇30余首;体裁有长诗、抒情诗、卷首诗、格言诗、挽歌等;主题涉及自然、爱情、精神法则、政治、诗人的作用、诗歌语言以及诗歌创作本身等主题。
黄宗英编译 ·外国诗歌 ·12.9万字
QQ阅读手机版